中大亞洲供應鏈及物流研究所所長 張惠民教授——推動物流業 有助發揮區域經濟競爭力
*標題由編輯所加
惠忠:
近況可好!美國的疫情一直反覆,你和弟婦及3個侄女,切記注意健康!雖然已打了疫苗亦要常帶口罩。
早前,談論到美國港口大擠塞,百多艘滿載的貨輪等侯卸貨,不單造成貨物到不了店進行售賣,亦構成貨櫃及貨輪的全球週轉失調,問題已漫延到歐洲及世界各地。貨品停滯在貨運碼頭內或被延誤在運輸的路上,遲遲得不到解決。導致市場上貨物不足,加重了各地通貨膨脹的壓力。這次的國際事件,正正說明了物流行業對全球經濟運行的重要性。香港很多的年輕人,因覺得物流是個夕陽行業,所以不願意投身物流業。其實這個世界只要有買賣,就有物流服務的需求。
香港作為一個商業中心,同時亦是一個國際貿易樞紐,物流服務業是肩負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在支持市內商業活動上,物流服務除了為商戶提供傳統的存貨、分揀及配貨的工作外,新興的市內外買送餐,網購送貨到戶等服務,在疫情期間為市民大眾解決了許多民生所需的問題,甚至某程度上改變了群眾生活的模式。
疫情的影響下,進一步促成了另一個新常態,那就是跨境電子商務。市民逐漸適應了要坐家中,仍能透過各大網購平台,採買生產自世界各地的商品,甚至一些價格較高,往時只會在實體店購買的產品,也漸漸改為在網上採購。因此,跨境電子商務已取代了部份的跨境貿易,然而,跨境電商之可以快速的增長,背後是倚靠着龐大的物流服務。
貨品由過往利用貨櫃大批量的運送,化整為零地改變為以單品形式,送到個別顧客家中,是對物流服務帶來了極大的挑戰,亦因此為物流業帶來了可觀的商機。要在合理的時間及合理的成本內把單品送達,物流業者必須要獲取並利用各方的信息、運籌帷幄,不容出錯。當下,物流公司仍然僱用大量的中等技術勞工,創造可觀的就業機會的。同時,亦招攬高學歷的科技人材,因為能在高度競爭的環境下生存的物流公司,都必定同時在不違餘力地利用科技,進行營運優化及服務創新。
當今,物流業已和科技結下了不解之緣。使用移動器材,透過網上平台交換訊息只是基本功。利用二維碼、射頻識別、全球定位及視像傳輸進行實時追蹤,成為了很多顧客的標準服務要求。一些物流公司亦正在積極投入無人駕駛、機械人操作、大數據分析及人工智能優化,以發展其在業內的競爭優勢。因此,進取的物流公司已和科技公司無異。香港過往15年孕育出了18家初創獨角獸公司,其中三家是物流公司,包括快狗車、貨拉拉及Aftership,而這些公司都是建基於科技的應用和開發。
未來香港中長期的經濟展望,是有賴於粵港澳大灣區的融合及發展,而物流服務就是連結大灣區經脈,達成貨流、資金流及信息流的無縫交換的關鍵。大灣區內有三個海關及三種貨幣,要打通經脈,除了中央及地區政府的政策支持外,還需要資訊平台的建設及連結。資金流方面,香港的貿易聯動平台,正和內地的貿易融資平台,試行連結。在物流方面,需要建設一個大灣區智慧物流平台,連接區內現存的大小營運平台,以促進並追蹤大灣區內的貿易及物流狀況。當智慧物流平台及貿易融資平台再進一步跨領域連接的時候,就更能發揮大灣區面向世界的經濟競爭力,亦鞏固了香港作為區內國際金融及國際貿易的角色。
惠忠,香港未來充滿挑戰,亦因此充滿了機遇,大姪女Phoebe剛畢業,可以考慮回港發展,香港有巨大的空間讓年青人發展所長。
最後,祝一切安好!順心!
大哥
惠民
2021年12月11日
【聲音完全版】
香港電台第一台FM92.6 - 94.4星期六早上九點至九點二十分
主持:陳顥之、張鳳萍
編導:陳顥之、張鳳萍
監製:林嘉瑜
學者、議員、官員及社會人士透過書信形式,分析社會現象,細訴個人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