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家書@20220430】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院長 陳家亮
2022-04-30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院長陳家亮——醫管局必須正視新冠後遺症 以更有效應對

*標題由編輯所加

各位新冠康復者,你們好!

香港第五波的疫情終於看到緩和的趨勢,回想這幾個月來的抗疫日子,確實過得非常不容易,尤其大家曾經歷確診、隔離甚至病倒的日子。然而,疫症為醫療系統亦留下一個大難題。最近,我在門診不時遇到新冠康復者向我反映很多身體上的不適,例如他們以往可以每天跑步一個多小時都沒問題,但在康復後卻連行兩層樓梯也感乏力,有些病人康復後持續咳嗽、失眠、記性變差種種不同的徵狀。我發覺這些病人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反覆檢測都顯示他們沒有帶有新冠病毒,而四出求醫也找不到導致這症狀的原因。

醫學界稱這種情況為「新冠長期綜合後遺症」,或簡稱「長新冠」。根據美國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長新冠」的定義是指新冠患者康復後,出現持續1個月以上多種不能以其他原因解釋的徵狀,包括疲倦、記憶力差、失眠、呼吸困難、咳嗽、肌肉痠痛、腸胃失調及脫髮等。而世界衞生組織去年底更加發布,指大約百分之10至20的新冠康復者會受到「長新冠」影響。最近,就連美國總統拜登最近也敦促聯邦政府要全力找出「長新冠」的原因及治療方法。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早就意識到「長新冠」帶來的問題。中大轄下的香港微生物菌群創新中心早已開展研究,並長期追蹤超過100名新冠患者,結果發現本港每4名康復者便有3人受「長新冠」困擾,最常見是疲倦、失眠、記憶力差或脱髮。另外,我們利用「宏基因組學」的先進科技,分析超過1,200個糞便樣本的細菌基因,成功發現「長新冠」患者其實擁有獨特的腸道微生態,我們稱之為「長新冠型腸道微生態」。這個獨特的發現就如我們手指的指紋,可以用作預測新冠康復者罹患「長新冠」的風險,或為持續症狀的人士診斷是否患有「長新冠」,這個檢測的靈敏度和特異性均接近百分之90。

正如我剛才所指,「長新冠」患者出現不同症狀。我們團隊發現,透過分析患者的腸道微生態可以區分不同類型的「長新冠」。例如,缺乏與免疫力有關的「好菌」會出現持續氣促、咳嗽等呼吸系統的症狀;而某些惡菌則會引致疲倦、失眠、記憶力差和失去味覺等腦神經的問題。藉著找到患者是哪個器官或系統受到影響,我們便能及早對症下藥。最重要的是,不論新冠患者確診時的病情是輕微或嚴重,他們都有機會受到「長新冠」困擾。因此,我們找到這個可以準確預測、診斷和治療「長新冠」的方法,對香港以至全球人類健康都相當重要。

你或許也曾經懷疑為何清除了體內病毒,仍出現不同的「長新冠」症狀? 過往亦有不同專家嘗試以多器官炎症、免疫系統過敏反應或精神壓力等不同理論作出解釋。我們這次卻是全球首次發現腸道微生態變異是導致「長新冠」的重要原因,並以科學數據解釋箇中關係。

事實上,組成腸道微生態的細菌組合,猶如人體的第二個大腦。這個說法一點也不誇張,因為在我們的身體裡只有百分之1的基因屬於人體基因,其餘百分之九十九主要存在於腸道內微生物的基因。我們團隊這幾年來努力做了很多研究,顯示這個「第二大腦」主宰着我們身體的健康和免疫力,除了新冠病毒和「長新冠」外,糖尿病、肥胖、癌症、情緒問題、腦退化症和自閉症等,都與腸道微生態息息相關。

中文大學香港微生物菌群創新中心近年公布了不少有關腸道細菌的發明,這些發明更是全球首創,例如利用糞便細菌來預測自閉症、透過糞便細菌基因檢測大腸癌及瘜肉復發。今次有關「長新冠型腸道微生態」的發現,亦計劃在不同的醫療機構推出檢測服務,其中香港中文大學醫院已開始提供有關檢測。有需要的市民只須在家收集一小匙羹的大便樣本,可以交回指定化驗所作分析。

時至今日,全球已有超過5億人口感染新冠病毒,單是本港的確診者也高達數以百萬,「長新冠」將對醫療及經濟帶來沉重的負擔,實在不容忽視。美國國家衞生院已就了解、預防和治療新冠後遺症,成立聯盟支持「長新冠」研究。為確保本港的醫療系統可以更有效應對「長新冠」的威脅,我亦再三向醫管局提出必須正視這潛在問題。各位康復者,如你也持續受到上述症狀困擾,請及早接受檢測,了解自己是否患有「長新冠」。

接種疫苗是預防新冠病毒感染最有效的方法,但要預防患上「長新冠」,我相信可以從調整腸道微生態著手。我們團隊初步研究發現,利用中大研發的微生態配方(SIM01)治療新冠康復者,九成人士於一年後並沒有出現「長新冠」。我們正推行大型臨牀研究,利用SIM01以調整腸道微生態治療及預防「長新冠」。

隨着社會逐漸回復正常,我也希望各位新冠康復者的身體也能早日回復感染前的狀態。衷心希望我們的科研成果能為應對「長新冠」帶來希望。

 

Francis

2022年4月30日

【聲音完全版】


【香港家書】

香港電台第一台FM92.6 - 94.4​星期六早上九點至九點二十分

主持:張鳳萍
編導:張鳳萍
監製:林嘉瑜

學者、議員、官員及社會人士透過書信形式,分析社會現象,細訴個人感受。

專題分類:專題文章
發表評論

最新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