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家書@20220625】香港理工大學神經心理學講座教授醫療及社會科學院院長 岑浩強
2022-06-25

香港理工大學神經心理學講座教授醫療及社會科學院院長岑浩強——一成市民疫後出現創傷後遺症徵狀

*標題由編輯所加

各位理大醫療及社會科學院的研究人員︰

 

數個星期前收到同事甄秋慧教授的來信,很高興知道問「為甚麼」已經成為你們的習慣。問「為甚麼」讓我們發掘更多新事物,但有時亦令人感到憂慮。

兩年多前,新型冠狀病毒在全球爆發,這個「新事物」似乎對大眾帶來好多憂慮。

 

回想疫情初期,社會氣氛緊張、市民對這個新的、又陌生的病毒焦慮惶恐。疫情反覆讓大家身心俱疲,很多人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精神困擾或創傷。這些問題是否真的能夠隨著時間流逝而淡忘呢?

 

為了解答這些問題,我們在得到食物及衞生局醫療研究基金的支持下,在疫情第四波期間展開研究,了解市民於疫情後出現精神創傷的普遍程度、對他們精神健康的影響、遵從抗疫措施的社會人口特性,以及探討影響社會弱勢群體接種疫苗的因素。

 

這個研究分為兩部分,研究團隊首先在2020年12月至2021年2月期間,即第四波疫情稍為緩和時,透過電話訪問形式,隨機抽樣訪問超過三千位市民。調查發現超過一成受訪者出現創傷後遺症徵狀,反映他們可能存在創傷後遺症;當中失業或沒有個人收入,以及教育程度較低者,有較大機會出現創傷後遺症的徵狀。

 

一般來說,創傷後遺症徵狀包括侵入性記憶、過度興奮和出現迴避行為,例如避免外出等。調查發現市民出現創傷後遺症的程度較疫情爆發初期低,相信與疫情反覆使大家感覺麻木有關。這也是可以理解的。

 

 

研究又發現,每天觀看多於一小時疫情新聞的受訪者,一方面會更遵從防疫措施及相關建議,但另一方面亦會出現較嚴重的創傷後遺症徵狀。這表示接收疫情相關的新聞資訊是把「雙刃劍」,大家應該要理性分析,吸收資訊的同時亦要取得平衡。

 

這輪訪問亦發現,在各項防疫措施中,受訪者認為最難做到保持良好的手部和環境衞生;中年或以上、教育程度較高的已婚女性,會較願意遵從不同的防疫措施,而擔任家庭照顧者、教育程度較低的中年或以上已婚男性,則對接種疫苗的願意程度較高。

 

疫情期間,每天面對海量有關疫情的資訊及消息,有時候連我也感到「吃不消」,更何況長者等弱勢群體呢?我想他們都會較易感到無所適從。

 

有見及此,我們於2020年11月至2021年2月期間,與31位65歲以上的長者進行個人深入訪談,了解他們面對疫情的精神狀況,以及對接種疫苗的態度。

 

我們發現,受訪長者普偏認為新冠病毒傳染性很高,以致他們大多避免在疫情期間外出運動及進行恆常社交活動,在長期「不能見孫仔和飲茶」的情況下,他們大部分都對疫情感到擔心、無助及憂鬱,更有個別受訪長者對持續的情況感到沮喪,情況令人擔憂。

 

自疫情發生以來,本港長者接種疫苗率較其他年齡群偏低。在是次研究的深度訪談中,我們發現長者考慮接種疫苗時主要受到自身經歷和親友意見影響,當中對疫苗認知不足、脆弱的社交網絡及缺乏家庭支援等,都是導致他們對疫苗卻步的原因及障礙。

 

既然社會已經朝著「復常」方向發展,那麼市民的精神健康更同樣需要「復常」。我們千萬不能忽視疫情造成的創傷後遺症徵狀,應該多留意自己身體、情緒、行為及社交狀況的變化,一旦出現相關徵狀、影響生活,並且持續一段時間,便應該向專業人士或社福機構尋求協助。

 

長久以來,作為一個心理學家,我特別關注長者的精神健康問題。值得留意的是,受精神健康困擾的長者往往未必會把問題或憂慮宣之於口。家人應該更適切關心長者、多陪伴及了解他們的需要。

 

我們認為,社會除了應該向長者提供更清晰的疫苗資訊外,更需要強化非政府機構與長者之間的連繫,例如建立政府、學術界和社福界的協作網絡,在疫情下支援他們的身、心需要,並作出專業建議和支援。

 

在此我要衷心感謝各位理大醫療及社會科學院同事,在疫情期間,除了進行各項相關的研究外,更參與不同的抗疫工作,例如率領學生營運銅鑼灣「加路連山道短期社區疫苗接種中心」,以及設立熱線支援中心,解答患者查詢等。

 

所謂「難關難過關關過」,提問是積極回應挑戰中不可或缺的一步,嘗試為每個社會議題探索解決方案。你們運用專業知識和科研成果,在不同領域參與抗疫工作,正好是一個堅實的例子,讓我們同心抗疫,一起協助社會重返正常軌道。

 

岑浩強

2022年6月25日

【聲音完全版】


【香港家書】

香港電台第一台FM92.6 - 94.4​星期六早上九點至九點二十分

主持:張鳳萍
編導:張鳳萍
監製:林嘉瑜

學者、議員、官員及社會人士透過書信形式,分析社會現象,細訴個人感受。

專題分類:專題文章

最新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