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家書@20220730】中大未來城市研究所名譽副研究員劉家麟
2022-07-30

*標題由編輯所加

 

中大未來城市研究所名譽副研究員劉家麟

 

嫲嫲:

早前跟你吃飯,問及你的近況才得知,原來天氣炎熱不只影響到你的身體,還有你日常跟其他老友記的社交。你說這幾天天氣太熱,往時最愛到樓下公園乘涼的你,好不容易等到疫情放緩,終於可以重回公園跟街坊聊天,可惜炎熱的天氣又令你逼不得已要多留在家中抖暑。

 

那天晚上,我們一起看著新聞報道,裡面說到世界各地最近都受到熱浪侵襲,屢破當地的氣象紀錄。歐洲很多國家包括法國、西班牙、葡萄牙都出現40度或以上的高溫,高溫更使山火蔓延,土地被燒毀,當地居民被逼撤離。英國亦錄得350年來首次超過40度並發佈極端高溫紅色預警,高溫令機場跑道融化受損,鐵路路軌變形,更因為手術室過熱而導致不少手術要取消。連歐洲北部出名較涼快的丹麥亦錄得超過35度的高溫。更嚴重的是歐洲熱浪在六、七月已造成超過3500人死亡。

 

看到很多人命傷亡與家園受損,充滿同理心的你都不禁紅了眼,問是否整個地球都燒著了,我嘗試舉例近一點的地方,譬如日本,6月便錄得逾40度的高溫,7月初東京更連續9天錄得超過35度高溫。因為當地民眾長時間開冷氣,更導致電力一度短缺。中國大陸超過80個城市亦因為熱浪衝擊,而發佈高溫紅色警報,部分省市例如浙江、河北、雲南、上海都錄得超過40度高溫,導致農作物乾枯、農地亦出現乾裂的情況。

 

 香港亦不遑多讓,各區的最高氣溫已連續多天超過34度,熱夜,即是最低氣溫達28度或以上的日子,只是在7月,都已經破紀錄地超過20天了。嫲嫲你說外出時亦感受到周圍熱焫焫,以往較多時間有風吹來可以覺得涼爽一點,但最近更常感受到吹來的風都是熱的。

 

這種感受其實與香港的高密度城市環境有很密切關係。香港出名是「石屎森林」。高樓大廈林立,阻擋了較涼的海風和盛行風吹入市區內部;同時,累積的高溫無法散去,再加上建築物、道路等人工物料「擅長」儲蓄熱力,於是我們就會感到悶熱、城市裹密不透風,彷似置身於「焗爐」一樣。這樣的城市環境本身就會令市區更為高溫,加上熱島效應、酷熱天氣的影響,人體更難散熱,這樣不但影響生活舒適度,而且容易影響健康,例如中暑、熱衰竭甚至誘發心臟病等。

 

你記得我之前提及過,我在中大進行有關極端高溫天氣和健康風險的研究嗎?我們發現,連續5日以上的熱夜會令死亡風險增加約百分之6。而嫲嫲你亦是屬於最受影響的一群,因為女性和長者更容易受到酷熱天氣影響。由於女性在生理結構上,脂肪比例較男性高,而脂肪又會阻礙人體散熱;至於長者的身體機能較差,如排汗能力等,或者患有長期病,都會增加死亡風險。

 

這次研究最重要的發現是,在香港,熱夜比日間酷熱天氣的殺傷力更大。因為不是直接地「熱死」,而是因為太熱會令人根本無法睡好,一來人體日間累積的熱力無法在夜晚消散,二來無法睡好、太累都會導致身體機能出現問題,繼而誘發其他疾病。香港的夜晚,因為熱島效應,市區比郊區足足高4度。可惜,熱夜的嚴重性一直以來都被忽視,不少人一直以為夜晚無太陽就不會熱、夠涼爽而變得毫無戒備。而最令我擔心的是,由於氣候變化,未來的酷熱日和酷熱夜只會愈來愈多,持續的日子亦會變得更長,隨之而來的健康風險亦會更高。

 

當初進行研究時,你笑說我明明在「未來城市研究所」工作,為甚麼走去跟天文台搶工作。實際上,要從長遠改善城市過熱的環境,避免酷熱天氣為香港帶來嚴重的公共衞生問題,必須從根本著手,合理地規劃城市設計及建築發展,讓城市可以再次吹起涼風。所以,進行城市規劃與設計時考慮順應風向,例如沿海地盤的設計必須讓海風可以吹進城市內部,增加通風廊以及增加樓宇間的透風度;另外亦需增加市面綠化面積,為城市環境降溫等等,這都是規劃及建築層面上的改善方法,需要由政府通過立例或其他措施大力推動的。至於個別建築地盤,亦應鼓勵發展商從市民角度出發,在建築設計或營運時,納入方便市民避暑的設計或設施,例如建築物外牆加入遮陽和綠化設計,商場內增設座椅讓市民避暑休息,增設飲水機方便市民在炎熱的天氣補充水分。

 

在樓宇的設計上,發展商及政府亦可以加以改善,例如住宅的樓宇設計應該使用淺色外牆塗料;盡量增設對流窗並增加可開啟的窗戶面積;減少使用落地或密封玻璃窗;因應樓宇座向來設計窗戶及遮陽裝置;還有,設計時要避免客廳窗戶與隔壁冷氣機散熱位置距離太近等等。

 

而嫲嫲你和其他街坊又可以做些什麼?當然是要做好預防措施,好像避免在高溫下進行戶外活動。外出時記得留在樹蔭或有蓋地方,避免在太陽下曝曬,還有最重要的是記得經常補充水份。而在室內就要在適當時候關上窗簾遮擋陽光,亦要保持家居空氣流通,最好保持氣溫在28度或以下、濕度在70度以下。特別要注意,夜晚都要降溫,有一覺好眠才算是真正的休息﹗如果有熟識的老友記,都要記得提醒他們不要等到口渴才飲水﹗

 

能夠照顧好自己,已經可以減輕公共醫療的負擔。如果力所能及,在個人層面減碳減廢,支持環保,飲食上多菜少肉,都可以幫手減緩氣候變化﹗

孫仔

家麟上

(已連續多日熱夜的)2022年7月30日

【聲音完全版】


【香港家書】

香港電台第一台FM92.6 - 94.4​星期六早上九點至九點二十分

主持:張鳳萍
編導:張鳳萍
監製:林嘉瑜

學者、議員、官員及社會人士透過書信形式,分析社會現象,細訴個人感受。

專題分類:專題文章
發表評論

最新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