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有機資源中心總監黃煥忠教授——《漁農業可持續發展藍圖》缺乏土地規劃
嘉宇:
去年十二月初到澳洲柏斯開會探你,偷閒到過當地農場和農墟,看到貨攤上豐盛的新鮮蔬菓,心裡不期然有點感觸。回想前特首梁振英先生於2014年提出了香港首個農業政策,為香港農業帶來一道曙光。但自2016年推出後,政策缺乏清晰的量化目標,所以7年來本港農業發展未見成效,香港的農業仍然是緩慢發展,每日仍只有少於百分之二的蔬菜是由本地生產。
訪澳回港後,喜見環境及生態局於12月14日公佈了《漁農業可持續發展藍圖》規劃特區政府和業界對本地漁農業持續發展的願景和量化工作目標,為新農業政策訂下行動指標和時間表。
藍圖明確訂定香港未來15年農產品增產4倍的目標,即由現時年產15000噸增加至60000噸。藍圖雖然沒有提及本地的食物自給率,但這正是我多年前提出香港本地自給率能達到8至10%的數字相約,其實這個數字是來自新加坡最初訂定的自給率,現時新加坡已邁向30/30目標,即期望2030年能達到30%自給率。其實自給率只是一個數字,最重要的是怎樣能達到目標。從土地規劃來説,香港已擁有四千多公頃土地規劃作農業用途,當中只須拿出大概一千公頃土地就足夠滿足8-10%自給率的產量,再加上藍圖引入先進可持續農耕技術如垂直耕種、智慧農業等,要達到藍圖的生產目標絕對不難,最困難還是農地農用的問題!
其實沒有地又怎能解決量產的問題,但藍圖對土地隻字不提,這是不難理解,土地的擁有權大部分都不在政府的手上。雖然藍圖沒有談土地規劃,但基於2018年”農業優先區”的顧問研究報告,已明確將新農業政策的”農業優先區”劃定,保存優質農地作長期農耕用途,這正是我常常提到的"農地農用"。但藍圖並沒有提到如何設定農業優先區,有多少個農業優先區,佔地面積有多大,估計產量有多少。很明顯這是一個沒有答案的願景。話雖如此,新一屆特區政府已下決心發展北部都會區,在土地利用上將會重新規劃。這是一個最好的機會提出農業優先區的理念,做土地規劃時要避免發展這些農業優先區,並主動限制該區的城市發展,例如透過限制興建道路基建等行政措施,降低土地擁有者對改變該區土地用途或高價出售農地作建築發展的可能性,間接限制土地用途,鼓勵地主出租農地,確保農地農用。我冀望環境及生態局和發展局能發揮兩局合作的精神,為農民和市民謀福祉,保存香港優質農地作農業生產。
雖然政府缺乏土地,但藍圖巧妙地倡建都市農業作為其中一個達標的手段,局方會先在馬鞍山劃出一塊土地作為試點,將都市農場融入新市鎮和社區,冀望將來都市農場的蔬菜能佔本地生產的百分之十。但回頭看北部都會區的土地規劃就是一個契機重新規劃香港農業的角色,新界北部是主要農田和農村所在地,北部都會區的發展無可避免會將部分農地收回作發展用途,但為了達到城鄉共融的目標,部分的農地可發展成都市農場,突顯香港城鄉共融的特色,不難想像都會區的居民將來可以不用舟車勞頓就可以買到新鮮的新界菜,當然最好就是有機菜。同時間居民和村民又可以一齊參與農耕的工作,享受田園樂,締造一個和諧社區。
香港的農場不單為香港提供優質低碳的蔬果,同時亦是教育和旅遊的場地,漁農自然護理處在過去十多年不斷推動本地休閒農業,希望為本地農戶帶來更多的收入。但是其發展受安全條例、構築物合規申請、飲食業發牌制度等約束,所以休閒農場仍局限於入場參觀,飲食和民宿服務等仍然一概欠奉,以致休閒農業仍然停滯不前,難以開展。如果不能拆牆鬆綁、合理地修改這些法規,本地休閒農業多元化發展仍面對極大挑戰。
踏入2024年,香港的農業將會有一個新景象,藍圖的公佈表明政府發展可持續農業的決心。但藍圖農產品年產量增產四倍的目標缺乏一個與所提出的措施量化的聯繫,十五年時間達標是怎樣估算出來的?缺乏實質的估算基礎,十五年又是否能太長呢?話雖如此,我極為讚賞局方能有膽量提出這個農業藍圖,為香港的農業定下一個重要的里程碑。我希望政府當局在不久的將來能量化農業優先區的規劃面積,有一個更細微和量化的行動指南,將農業改革來得更堅實,與北部都會區發展結合,實現城鄉共融。
香港的現代化可持續農業的發展不單滿足循環經濟的需求,更為本地提供安全的食糧,同時亦是實現碳減排的關鍵步驟。在此,我祝願藍圖能圓滿落實,香港可持續農業發展順利。
老師
黃煥忠
2023年1月6日
【聲音完全版】
香港電台第一台FM92.6 - 94.4星期六早上九點至九點二十分
主持:張鳳萍
編導:張鳳萍
監製:林嘉瑜
學者、議員、官員及社會人士透過書信形式,分析社會現象,細訴個人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