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新聞網站發展現狀

2001-05-15

  據中國互聯網路資訊中心調查,截止到二零零零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中國大陸網民已達二千二百五十萬人,其中84.38%的網民在網上最主要獲取的資訊是新聞。由此可見,中國網民對新聞的需求是巨大的。

  目前大陸從事網路新聞傳播的網站大致可分為三種類型:傳統新聞媒體網站、綜合性商業網站、專業新聞網站。

傳統新聞媒體網站

  這類網站由某一傳統新聞媒體如報刊、廣播電視、通訊社等創辦。該傳統媒體為網站提供大部份資金和內容。運作這類網站的資金一般都有國家的政策性支援,但網站性質卻是公共網站。傳統媒體、政府政策的支援和雄厚的新聞資源都可能成為這類網站在未來競爭中的「三大法寶」。

  一九九五年一月十二日,《神州學人》月刊以純文本和電子郵件的形態送上網,這是大陸第一份上網的報刊。一九九五年十月二十日,《中國貿易報》正式在因特網上建立自己的網站,標誌著中國的傳統新聞媒體開始在網路新聞傳播領域起步。從此以後,各類新聞媒體以不可阻擋之勢,紛紛上網。據不完全統計,大陸已有接近八百個具有獨立功能變數名稱的新聞媒體網站。

  「中國第一報」《人民日報》網站——「人民網」、「國家通訊社」新華社的「新華網」、「對外宣傳的最重要廣播」——中國國際廣播電台,以及中國媒體中最具影響力的中央電視台都是這類網站中的主力軍。

  一九九七年一月一日,「人民日報網站」正式開通,是中國最具權威性的新聞媒體網站,也是國內信息量最大的中文站點,日訪問量高達二百二十多萬次。

  中央電視台網站於一九九九年一月一日正式開通,推出之日便作了元旦晚會直播,這是中國首次的網上直播。這表明,對一些重大活動的實況直播,中國已能做到電視媒體、廣播媒體、網路媒體的聯動。

  新華社於一九九七年十一月七日正式開通其網站(新華網:www.xinhuanet.com),二零零零年七月十二日全新改版。其新聞報道全面調動新華社的採編力量,依託其遍佈國內外的一百三十多個分社組成的新聞資訊採集網,提供豐富新聞資訊。新華網還擁有一個龐大的資料庫,供上網用戶檢索,是記者查找新聞背景資料的重要來源。

  這些傳統媒體網站,除了可以依託傳統媒體強大的內容資源外,還能得到政府及有關部門支援。另外它們還具有品牌、公信力的優勢。按說這類網站比商業網站具有實力,更能滿足網民對新聞的需求。

  然而從二零零零年一月十五日公佈的中國互聯網大賽的結果來看,在「新聞與媒體」類網站中獲得第一名的《人民日報》,得票數是1890張,而新聞浪網得票63918張,網易57163張,搜狐56147張。也就是說,閱讀新聞浪網新聞的網民是閱讀《人民日報》網民的三十多倍。為什麼傳統媒體的網站,新聞反而不如商業網站做的吸引人?這是值得傳統媒體深思的問題。

  筆者認為,網路媒體在價值理念、經營思路、經營機制、運作模式等方面與傳統媒體有很大的不同。但許多傳統媒體在創設了網站以後,在經營理念和模式上,仍未脫出傳統媒體的思路,未能適應網路媒體特點,將自身優勢體現出來。因此,傳統媒體網站要想與商業網站抗衡、在網路空間延續其品牌優勢,必須建立符合網路傳播規律和自身發展的商業模式,並根據市場環境進行正確的自我定位。要堅持以內容為本,速度、深度、廣度並重,充份發揮網路的豐富性和鏈結性,創造出更多增值新聞,而非簡單地將傳統媒體的內容移植上網。

  好在這些網站都已意識到這一點。二零零零年,在政府政策和資金的大力支持、中國電信的技術幫助下,一些中央和地方的重點媒體網站分別完成了由報紙網路版向媒體網站的轉型,以獨立於傳統媒體的形象出現了。在欄目設置及內容形式上,它們完全比照現有商業網站進行,並增添了各種服務。因此,各媒體網站紛紛將自己原來的名稱「某某網路版」更名為「某某網」,如「人民網」、「新華網」。對這些大網路媒體的重新亮相,二零零零年八月七日的《北京青年報》評論說「九大網站的誕生證明了中國網路媒體的真正出世」。

綜合性商業網站無採寫權

  在發佈新聞上,綜合性商業網站如新浪(www.dailynews.sina.com)、 網易(www.163.com/news)、 搜狐(www.news.sohu.com)等以迅速、豐富、全面而著稱,擁有大量忠實新聞受眾。這些網站的共同之處是商業化資本運作,提供的新聞大部份來自有新聞採寫權的傳統媒體,新聞發佈形式多為轉載,偶爾也有少量原創新聞,但其合法性還有待確定,其質量也有待進一步提高。

  由於許多商業網站求名求利心切,一味追求時效性,顧不上新聞的準確與真實,登載了一些真實性不夠的新聞。政府為了規範和引導利用互聯網進行新聞傳播,於二零零零年十一月七日頒佈了《互聯網從事登載新聞業務管理暫行規定》,規定:無傳統媒體背景的商業網站不擁有新聞採訪權,不能自設採訪隊伍;具有新聞編輯權,即在徵得相應傳統媒體許可的前提下,可以轉載傳統媒體的新聞,並可以對題目進行編輯,在進行內容編輯時應以不改變和損害原文內容為前提。

  這一規定的出台無疑是二零零零年中對中國網路新聞業影響最大的事件,引起各界極大關注。加強網路資訊傳播管理是世界各國的普遍做法,其目的是在保障網路上言論自由和規範網路資訊傳播行為之間找到一個合適的支點,既保證互聯網上資訊的真實和準確,又保證網路快速、自由、交互的特性。因此,這項規定的頒佈意在通過限定從事網路新聞業的主體資格來實現網路新聞的輿論導向,減少負面資訊的出現,從而提升網路新聞的品質和可信度,做到真正維護新聞自由。

  然而這項規定對商業網站極為不利,沒有採寫權,意味著沒有原創新聞,只能步他人後塵。而商業網站要生存下去,新聞是很重要的方式。其實早在該規定出台之前,許多商業網站已走上了自採新聞之路,但常常遭遇挫折,試錯前行。如一九九八年,「深圳熱線」以獨家採訪的形式最先報道了一宗在深圳引起轟動的兇殺案:一位廿二歲的深圳女孩在上海出差時被害。報道的完成困難重重,因為沒有有效的證件,網路記者的採訪到處碰壁,無法逾越「身份不明」這個瓶頸。如今,商業網站的無採訪權,更使原創新聞遭到重創。

  筆者認為,待網路新聞傳播的機制和市場發育成熟之後,對商業網站的這項限制將會放寬。目前商業網站所要做的,不能僅僅靠直接交換的方式溝通各地新聞,而要找到更多的新聞來源。令人欣慰的是,幾大著名商業網站的新聞瀏覽量並未因此而降低,仍然盡最大的努力提供著最好的新聞服務。

專業新聞網站特殊性

  專業新聞網站是媒介整合的產物,是中國網路新聞向新一階段發展的重要標誌,也意味著中國網路媒體獨立地位的進一步確立。這類網站是以某幾家傳統媒體為依託而建立的半商業化新聞網站,即由傳統媒體整合後,以一個獨立的公司形式進行運作。如千龍新聞網(www.BeiJingNews.com.cn)、上海東方網(www.eastday.com)、四川新聞網(www.scnews.com)等。創建這類網站的思路是,將地域內多媒體聯合起來,建立一個有規模效應的傳播平台。四川新聞網是媒體整合最早的,而千龍新聞網和東方網則是中國聲勢最浩大的專業新聞網站。

  千龍新聞網誕生於二零零零年三月八日,由政府牽頭,《北京日報》、《北京晚報》、北京人民廣播電台、北京電視台、北京有線廣播電視台等九家傳媒與IT企業共同創辦。因此,它不僅具有多種媒體(報紙、廣播、電視)的背景,擁有豐富的多媒體資源,同時又享有強大的網路技術支援,是傳統媒體與網路媒體相結合、IT企業與新聞機構強強合作的大型綜合性新聞網路媒體。

  作為一個以公司形式運作的新聞網站,千龍新聞網的運營模式、在網路新聞方面預期的作為已引起人們極大關注。因為它濃厚的政府背景,不可能做成純粹的商業化網站;但又因有資本運作在其中起作用,所以也不可能做成某個政府部門的「機關報」,這就決定了該模式的特殊性質。

  千龍網以「權威、及時、全面、獨家」為目標,將傳統媒體的新聞資源進行整合和發佈,以期成為「新世紀全球華人新聞網」。因此,雖然依託於傳統媒體,但是千龍又獨立於九大媒體之外,有較強的原創意識,不但自己創作新聞,還向傳統媒體提供新聞。在最能體現媒體實力的新聞專題這一塊,千龍的專題的可看性很強。

  但是千龍網並不是沒有問題。它的定位明確,然而在具體實施時出了偏差。從它提供的新聞內容看,不像一個權威性的專業新聞網,倒更似大眾新聞網。另外,在新聞內容的編排、標題製作及多媒體化上,與「專業」身份不符。

  不過,千龍在發展,其他專業新聞網站也在不斷摸索著自己的路,它們具有極大的發展潛力。相信以強大的新聞採編能力和豐富新聞資源作為後盾的專業新聞網站,必將成為新聞網站中的獨領風騷者。

  網路新聞發展正呈現出一派勃勃生機。各類新聞網站都應根據網路傳播的特點,開拓適合網路新聞的表現形式和方法,努力製作原創新聞。除此以外,還要致力提升網路新聞的公信力和專業化,這是新聞網站賴以生存發展並最終成為主流權威媒體的首要前提。

  雖然目前中國的新聞網站尚未建立成熟的市場運作模式,但我們有理由相信,新聞網站有良好的發展前景,網路新聞將在新聞傳播領域中佔據重要地位。傳統媒體網站、商業網站、專業新聞網站將三足鼎立,各自發揮自己的優勢,共同促進網路新聞的發展。

相關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中國式公關」

劉書賢
2021-03-31

香港學生反修例運動中網絡關係解體的實證調查

宋昭勛、吳靜、胡欣立
2021-01-11

中國傳媒上的「奉勸」

錢鋼
2020-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