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三地電視新聞比較

1998-01-15

  中國大陸、香港、台灣,是世界上最主要的三大華人社會,無論在政治和經濟方面,都在國際間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兩岸關係一直在國際政治舞台上備受關注,隨著香港回歸中國的懷抱,香港更加成為世界關注的焦點。兩岸三地的市民都期望對彼此的社會動態有所認識,而電視新聞便發揮著重要的資訊傳遞功能。

  本文嘗試探討在香港回歸後,兩岸三地電視新聞異同,並比較與回歸前的分別。

  由於兩岸三地在政治、經濟和社會制度上有明顯的分別,其新聞媒介亦擔當不盡相同的任務。從政治經濟學的觀點來看,傳播媒介的表現形態和它所處的社會環境有不可分割的互動關係。政治經濟制度、電視制度、政府對傳播媒介的監管等,都與傳媒的運作和表達的內容有密切的關係。

中央喉舌宣傳黨針

  中國大陸的電視台是「國有黨控」的傳播媒介。中共中央廣播事業局黨組於五七年開始計劃成立電視台,到了五八年,中國第一電視台——北京電視台——正式啟播。七八年,北京電視台正式改名為中國中央電視台。雖然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根據黨政分開的原則,中共中央決定撤銷中央廣播事業局,但中央電視台及其他電視台仍然是黨和中央政府的喉舌,其意識形態仍由中共中央宣傳部指導。

  一直以來,重大新聞都是由新華社首先發佈,而由八二年中共十二大開始,黨和國家的許多重大新聞和政策,都首先通過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發佈,然後再由新華社轉發。此外,中央電視台更有國內重大新聞的獨家採訪權和國際新聞片的統一發佈權,這就加強了中央電視台新聞報導的重要性和權威性,成為人民心目中的第一新聞媒體,但同時亦反映出中央電視台的黨政色彩。

台灣黨政軍色彩濃

  台灣的電視一直有濃厚的黨政軍色彩。台灣第一家電視台台灣電視公司(台視)於六二年正式啟播。台視由台灣省政府出資百分之四十九,民間資金百分之十一,其餘四成資金由四間日本電氣廠商合資,故台視基本上是中、日合作,公私合營,並以純商業方式經營。到六十年代中期,日本投資逐步低至百分之十二。

  台灣的第二家電視台中國電視公司(中視)於六九年成立,由國民黨及多間民營廣播電台合資組成。兩年後,國防部及教育部合資建立了第三家電視台——中華電視台(華視),國防部出資百分之五十九,教育部出資百分之四十。三家無線電視台都以企業方式經營,以廣告為主要收入來源,但大部分資金都是來自黨政軍系統。

  台視電視新聞最初七、八年可謂一支獨秀,但自從中視啟播之後,出現了競爭,亦加速了電視新聞的進步。

  台灣《電播電視法》清楚指出,電視事業「闡揚國策」、「宣傳政令」、「推廣社會教育、發揚中華文化、提供高尚娛樂、增進公共福利」,所以台灣三家電視台對電視新聞的處理政策,均以國家與社會利益為依歸。

香港政府積極不干預改策

  香港的電視業在英國殖民政府管治之下,一直都在一個純商業的環境中經營和運作。香港是一個資本主義社會,政府一向都奉行其「積極不干預」的經濟政策,所以一方面設立監管制度和有關法例,但同時又不會干預電視台之間的競爭和發展。

  現時香港的電視業由廣播事務管理局負責監管,其工作包括制訂業務守則和發出牌照。廣管局有十二名成員,分別由政府委任的九位社會人士和三位政府官員所組成。

  在香港,一般電視觀眾可以從多種途徑收看兩岸三地的電視新聞報導。中國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經由亞洲電視國際台及有線電視寰宇台轉播,觀眾亦可以透過接收亞洲衛星一號的中央電視台第四台收看;台灣中國電視公司(中視)的「中視新聞全球報導」,經由亞洲電視國際台轉播前半小時節目(台灣原裝版本為一小時節目);香港的電視新聞則有最多選擇,因為每家電視台都有自行製作的新聞節目。


兩岸三地由於在政治,經濟和社會制度上有
明顯分別,電視新聞處理及取向各有異同。

意識形態各有不同

  這次研究就以香港電視觀眾可以收看的兩岸三地新聞節目為樣本,連續監看九七年十月廿日至廿四日的中國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香港無線電視翡翠台「六點半新聞報導」,以及台灣中國電視公司的「中視新聞全球報導」,比較三地電視新聞在內容、結構、表達手法,以至科技運用等方面的異同。

  中央的傳媒機構,明顯擔當著控制意識形態和負責政治宣傳的角色,而中央電視台的「新聞聯播」便發揮了宣傳領導人和黨的政策的功能,即黨的喉舌。但在國家改革開放和實行經濟改革的同時,中國共產黨對人民的思想更加要加緊控制,以防在經濟開放的同時會帶來人民意識形態的改變,這種對人民思想控制的重要特點,在現時的「新聞聯播」中仍非常明顯。

  最明顯的例子在國際新聞的報導方面,從數字上看,雖然國際新聞的數量不算少,但報導的篇幅(時間)方面,卻仍然非常有限,而且,國際新聞通常都放在最後,以一段接一段的片段播放數段不同的國際消息,開頭和中間都沒有由主播說出內容重點,實在可以反映出編輯的方針是不太重視國際新聞。另外,我們必須注意的是中央電視台有獨家的國際新聞片發放權,而「新聞聯播」可說是控制了國際新聞發放的唯一節目,所以,中國在種種的政治因素考慮下,祇會選取中央政府認為對統治核心有幫助的題材,且多涉及政治,例如某國與中國正式建交,或者是某國元首親善訪問中國等。軟性的題材、外國的新事物、新思潮,甚至一直強調是國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台灣消息亦不會報導,因為這些都不符合黨中央的政治和思想路線,所以被剔除了出來,人民亦沒有機會從國家傳播機構中看到。

  相對而言,台灣的中視雖然在背景上仍有著黨政色彩,但表現在內容上的局限性相對較少,因為台灣的電視業始終是在一個商業環境下經營,基於商業競爭,電視新聞必須要以吸引觀眾為主要考慮點,所以在新聞題材和表達形式方面與中央電視台都有顯著分別,最明顯的是中視雖然有台灣黨政的色彩,但在中視新聞中仍然可以有批評政府的報導,政治異見人士和不同黨派的人都可以在新聞節目中出現發言,這一點在中央電視台的新聞節目中便絕對不可能看到了。

  商營電視台依賴廣告生存,而廣告量又取決於收視,所以觀眾的口味對商營電視台如中視和香港的無線電視翡翠台都最為重要。台灣中視的「中視新聞全球報導」和香港無線電視翡翠台的「六點半新聞報導」都以社會性新聞為主,是針對當地觀眾的需要,是商營電視台市場導向的具體表現。至於表達手法方面,兩台都以較為生動的手法報導新聞,目的都是為了吸引觀眾。所以,圖表、動畫,以及互動式現場連線直播等運用都很常見,甚至已成為日常的基本運作模式。

新聞內容的選材

  由於社會政治背景的不同,中視和無線電視翡翠台個別新聞選材和報導手法上仍然有基本的分別。首先,中視在處理兩岸關係的新聞時仍然處處小心,一方面中視不會像中央電視台般完全或祇從黨的角度去報導,但仍受制於台灣官方監察機制的約束,絕不會「宣傳」中共的路線和主張。但一些有關中國共產黨的而又比較中性的報導,仍然可以發表,不像中央台「新聞聯播」對台灣政權的事絕口不提(除了指責式的報導外)。另外,雖然在香港可以看到由亞洲電視國際台轉播的「中視新聞全球報導」中並沒有國際新聞(亞視祇轉播中視新聞首半小時節目),但其實在「中視新聞全球報導」中是有國際新聞的,取材上雖然迴避了政治敏感的題材,但從自由和開放的角度來說已經比中央台寬鬆很多了。

  香港可說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地方,雖然香港已經回歸中國,但在新聞媒體的運作上暫時沒有受到影響。香港在新聞自由方面在兩岸三地中是最為開放的。首先,在兩岸關係的新聞方面,「六點半新聞報導」不論是中國大陸的觀點和台灣方面的觀點都可以報導,而且不論是正面或者負面的消息,都可以包括在內,有關中國大陸和台灣的政治、經濟和社會方面的消息都有報導,而由於香港觀眾對大陸和台灣的動態特別關注,所以香港的新聞報導在這方面更會做得特別詳盡。另外,大陸中央台和台灣中視所忌諱的人物和字眼,在「六點半新聞報導」中都可以說,例如中央電視台不承認台灣政府,所以報導涉及台灣政界人士時,都不會提到他們的官職;同樣中視對中國領導人的稱呼亦是如此,例如稱呼江澤民是中共總書記,而不會說國家主席。但「六點半新聞報導」則兩者都可以說。

  由於香港一向是中西文化匯聚之地,所以除了國際新聞的比例是三地之冠之外,在採用新科技方面亦較大陸和台灣先進和熟練。基本上,每段新聞都有配上中文字幕,雖然祇有主播的講稿內容,而沒有為新聞片段的旁白及訪問內容配上字幕,但在三地新聞節目當中,已是比較優勝的表現。

兩岸三地的異同

  總括而言,雖然三地電視新聞在香港回歸後,都出現了政治新聞減少,經濟和社會新聞增加的趨勢,但兩岸三地的電視新聞在兩種不同環境下經營。香港和台灣都是自由市場經濟體系,所以電視台除了擔當傳媒的社會角色和功能之外,還要顧及市場需要。台灣和香港的電視新聞為了吸引更多觀眾,所以無論在新聞的選取和表達手法上都以觀眾的興趣和口味為依歸,而並非受制於黨政包袱;中國中央電視台雖然近年亦引入一些市場經濟的概念,例如以廣告收益來作為部分營運經費,但中央台始終是完全受到「黨控、黨有」的限制,收視絕對不會成為最優先考慮點,相反,負起為黨和領導人服務的任務會高於一切,所以即使近年中央台已經有一些運作上的改變,但最基本的意識形態仍不會動搖。

相關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香港學生反修例運動中網絡關係解體的實證調查

宋昭勛、吳靜、胡欣立
2021-01-11

是市場太小還是競爭太少

李敬華
2019-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