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中國媒體發展回顧

2002-01-15
《廣州日報》迅速擴展成為一個總資產值超逾四十億元的傳媒集團。
在國際上,二零零一年可以說是中國年,而在國內,二零零一年則被視為是傳媒年。在這一年,中國在國際政經舞台上一幕比一幕精彩,而記錄這段歷史進程的中國傳媒也在這一片叫好的聲浪中,乘勢而起,熱鬧非常。

整體而言,中國媒體在二零零一年的突破性發展主要在三方面:一是十年來人們一直諱莫如深的業外資本紛紛浮現,二是官方加快媒體的集團化發展並在融資上部份開放,三是媒體對內開放試點和對外擴張的開始。



期刊擴展與網絡收縮

二零零一年中國媒體帶給大眾的第一個欣喜是,一些經營有道的中檔消費性期刊紛紛縮短其出版周期,以爭取更大的發展和盈利空間,比如廣州的《希望》、武漢的《知音》、陝西的《女友》和甘肅的《讀者》等,都從月刊轉為半月刊;一些新聞性雜誌如《三聯生活周刊》、《新聞周刊》則由半月刊改為每周出版,以加強時效性;至於那些新創辦的刊物,如上海解放日報報業集團的《新上海人》和江蘇出版的《雙休日》則乾脆以周刊為最終目標,一出版就是半月刊。

另外兩份最值得關注的是,在二零零零年十月以《基金黑幕》一文而名聲大噪的《財經》和廣州時政雜誌《南風窗》,分別於去年六月和九月試行半月刊。

跟期刊擴展空間的趨勢相反的是,從零零年開始萎縮的網絡媒體的進一步收縮和合併。一方面是自上而下的官方新聞媒體網絡版實行以省或市為單位的大聯合,像北京的千龍網,天津的北方網、上海的東方網、黑龍江的東北網、湖南的紅網以及四川新聞網、浙江在線、河南報業網等。與此同時,一些商業網站在廣告前景不明下,也出現合併、轉型和人事變動,比如中國最大的入門網站新浪網跟陽光衛視的合併,在此之前,該網站總裁王志東被迫辭職,成為一時話題。



媒企聯姻衝突公開化

二零零一年最轟動北京新聞界的媒體新聞莫過於有「中國第一周刊」之稱的《三聯生活周刊》跟其投資方的衝突。這家創辦七年的雜誌由於其出版人北京三聯書店單方面提前於二月終止跟原投資方國康實業有限公司的合約,加上外傳本港的Tom.com涉及取而代之,以致後者一度付諸法律行動,成為京城報紙頭條新聞。首都各大新聞機構都對這個可能成為中國新聞史上最重要的案例極表關注,像新華社、《中國青年報》、《北京青年報》、《中華工商時報》和《南方周末》等皆派記者對被告和原告做了訪問,擬就長期存在的媒體融資灰色地帶——媒企聯姻問題作進一步探討,期以為媒體產業化的合法性找尋法律根據或先例。但後來由於受到官方干預,除了後兩者和一些影響有限的報刊外,前三大機構皆扣下記者稿件,而已提出訴訟並得到法院受理的投資方最終還是撤回了起訴狀,企業告傳媒的「第一官司」不了了之。

類似的矛盾在中國新聞社屬下的《新聞周刊》和自稱中國第一家以法人註冊的《新財經》等也存在。前者在原投資方、美籍華人劉寧主持的新世紀成功集團撤資後,曾經得到在經營上較成功的武漢《知音》期刊集團的注資,但終因雙方在編輯理念和經營方法的分歧而分手,該刊也於十一月底休刊。後者在合作上的不協調也引致原副總編輯帶一組人馬另投他懷。這一系列的傳媒人和投資人的衝突,或以投資方的撤出或以雜誌的關閉而告終,卻帶出了一串問題:投資方和編輯部在辦刊理念上的矛盾,媒體在缺乏資金運作下的發展局限和投資方在沒有法律保障下的風險等。

針對這個存在已久的問題,主管印刷出版業的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在去年三月曾向屬下各地部門發出「關於調查報刊融資情況的通知」,要求人們解除顧慮,積極配合,如實匯報。這個信息被認為是官方對新聞業界人士有關開放傳媒產業的多年呼籲的一個正面回應,以及媒體對部份資本開放的前兆。當時北京一位傳媒學者就樂觀地對筆者說,他相信官方會在數月內頒發新政策,並首先對國營企業開放。



業外資本越注越大

也許是受到這一信息的暗示吧,跟部份媒體資本衝突走向公開化甚至訴訟法律同步而來的是,業外資本對媒體的滲透由暗轉明,而且注資額越來越大,例如,隸屬山東省新聞出版局的《經濟觀察報》四月在北京推出時,聲稱得到上市公司三聯集團在三年內注資八千萬元;五月,《人民日報》屬下的《京華時報》則公開承認,其啟動費是五千萬元,並掀起媒體的挖角潮。在上海,巴士股份則向由新世紀出版集團接辦的《上海商報》注資了五千萬;而在廣州,南方日報報業集團於年初創辦了《廿一世紀經濟報道》,也得到上海復興實業的投資等。

值得留意的是,二零零一年八月二十四日,中宣部、國家廣電總局、新聞出版總署聯合發出了「關於深化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業改革的若干意見」的文件,該「意見」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部份業外資本的作用,另一方面則「明確」了媒體的融資方向:除了發行集團和電影集團在保証集團控股的前提下,允許\非國有資本和外資合作外,其他如報業集團、出版集團和廣電集團只允許吸收國有大型企事業單位的資金,並實行事業單位企業化管理。該「意見」同時還督促媒體調整結構,實行宣傳業務和經營業務相對獨立的新機制,並鼓勵媒體集團做大做強,實行多媒體兼營和跨地區經營等。



媒體集團跨業擴充

事實上,中國媒體近年的發展也是從整頓、整合到聯合、併合的。應該這麼說,中國傳媒集團化的發展趨勢是兩方面的,一是媒體本身因為資金的短絀而透過借殼上市,令業務得到進一步的擴張,最典型的例子是四川的博瑞傳播和廣州的成誠文化;另一個是原有報業集團的進一步擴張。

成立於一九九六年一月的中國第一個報業集團試點----廣州日報報業集團在業務發展的迅速成功,令中央加快報業集團化發展,新聞出版總署一九九八年三月十一日印發了「新聞出版業二零零零年及二零一零年發展規劃」,提出了要在二零零零年前,建立以黨報為龍頭的報業集團達五至十家,到二零一零年,經營規模上億的報社要達到總數的百份之十。至今,中國不但已組成了近二十個報業集團,而且,這些報業集團也在不斷地透過兼併、重組來擴充。以︽廣州日報︾為例,六年前,它還不過是發行十幾萬的普通黨報,如今不但銷量早已突破百萬大關,而且集團擁有共十三家子刊、一個網站、一家出版社和七家分公司,自辦發行和廣告,還兼營房地產和連鎖店項目等,總資產值達四十一億元。

與此同時,傳統上以圖書為主的出版集團也開始作跨行業發展,比如由上海七大出版社組成的新世紀出版集團年初分別接辦了《理財周刊》和《上海商報》,並得到業外資本的注資。其他江西、湖南和河南的省級出版社也分別辦了《都市消費報》、《消費指南報》和《瀟湘晨報》等。

進入二零零一年,媒體的集團化運作從印刷走上電子,而合併後的廣電集團資產值一個比一個高。

二零零一年最令人注目的傳媒合併新聞,可說是中國最大的媒體集團的成立。十二月六日,包括中央電視台、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國國際廣播電台和和中國電影集團公司在內的中國廣播影視集團正式成立。該集團擁有廣播、電視、電影、傳輸網絡、互聯網網站、報刊出版、影視藝術、科技開發、廣告經營和物業管理等,這個固定資產超過二百億人民幣的綜合性傳媒集團,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傳媒航空母艦。



對外輸出意識形態

媒體集團的成立,除了更有效地利用資源、加強管制而增強競爭力外,另一個重要目的是「走出去」。二零零一年中國媒體產業最有突破性的一個進展就是,新聞出版總署鼓勵部份有條件的媒體進軍海外市場,這跟過去所強調的對外宣傳不同,只是一個市場行為,正如該文件的建議,「要著力建設一批對外交流的重要窗口,發展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跨國經營集團,積極扶持文化產品進入國際市場,切實做好廣播電視節目的境外落地工作,讓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國。」

所以,中國政府在滿足部份鏡外媒體引頸多年的落地訴求的同時,也要求對方在當地播放自己的節目,比如九月初獲批在廣東省提供有線電視服務的美國在線/時代華納和澳洲的新聞集團,必須同意在美國廣播中國中央電視台國際頻道的節目;而同時被批准在廣東落地的香港鳳凰衛視和電視廣播有限公司,也分別跟中央電視簽署合約,合組合資公司,共拓全球華語電視市場。此外,日本總務省也批准了上海衛視於二零零二年初正式在當地落地。

同樣的內容輸出其實在紙質媒體已實驗多年,比如號稱商業經營的《新民晚報》、《羊城晚報》都分別有獨立核算的美洲版和國際版;而近年在國內報界屢創新風的哈爾濱日報報業集團不但跟俄羅斯的《真理報》(曾為俄共機關報)合作,他們還輸出「管理」,年前跟美國華文報紙《國際日報》合作出版了相對獨立、日刊八版的《國際日報‧華夏商務》,分別在美國和印尼發行,而《廿一世紀經濟報道》則從創刊伊時就在本港發行。

在期刊方面,《女友》雜誌得風氣之先,去年初就在澳洲創辦了一本面向當地、美洲和東南亞各國的雜誌《朋友》;六月,在台北街頭,人們看到一本印刷精美的《中國國家地理》,那是北京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和中國地理學會合作出版的雜誌的台灣版。到了年底,挾著聲望的《財經》也在香港發行繁體字版。



媒體大中華時代開始

誠然,經過了二十多年的經濟發展和開放,正如當年意識到現代化並非只關起門來搞建設般,中國政府如今又意識到國際化並非只是一味的單向吸收,只有同時輸出才達到真正的平等交流。

總之,二零零一年的中國傳媒業可說是在先鬆後緊或明鬆暗緊的情況下運作著,在一片「狼來了」的驚叫聲中充滿了騷動不安和競爭意識,「入世」給人們帶來了機和危。只有經過了這個不安和調整的時期,傳媒業才真正跟國際接軌,並在這種直接的接觸中進化並產生影響。
相關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中國式公關」

劉書賢
2021-03-31

香港學生反修例運動中網絡關係解體的實證調查

宋昭勛、吳靜、胡欣立
2021-01-11

中國傳媒上的「奉勸」

錢鋼
2020-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