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眾對諷刺性時事節目的看法

2002-03-15
"頭條新聞"以諷刺及幽默輕鬆手法針貶時弊
電視觀眾擁有多元的觀賞角度與動機
隨著這數十年的高速發展,香港已經是一個十分複雜的社會。雖然較具民主政體特色的機制仍未完備,但社會的政治文化近年來卻急劇轉變,議論社會事務、表述意見和舖陳社群情緒的需要正不斷增加。


這現象反映在傳播媒介之中,是一個十分正常的發展。因此,各式各樣的議事空間在各種媒體中都得到開拓擴大,形式也越來越不拘一格。以較嚴肅的形式讓各界交流意見、表述見解固然是一種最常見、爭議性也較小的處理方法;但其中也不乏以較輕鬆的,甚或是以諷刺及幽默的表達方式來針貶時弊。其實,這些不同的手法在各類型的傳播媒介中已是長期而廣泛地應用,社會人士對此等節目或欄目縱有不同的意見或爭議,大抵亦不致是全盤否定的。



媒介議事空間不拘一格


從概念上分析,這是公民社會及公共空間發展的必然結果。討論社會事務及其他眾人關注的議題,嚴謹客觀、舖陳事實和以理服人,是一般人都難以反對的標準。但這一尺度有其局限性,也有人會認為不同的表現方式,可以針對不同的需要,其達致的效果也不盡相同。


電視節目深入每一家庭,受眾也最多。因此,對電視節目有較嚴格的要求無疑是正確的。但這卻不能成為壓抑某類言論或否定某一些製作方式的藉口。令人遺憾並感到憂慮的,是回歸以來針對香港電台電視部製作的時事諷剌節目「頭條新聞」的批評,令人懷疑是否披著「探討公營電台的應有角色」這一幌子,而意圖達致上述的政治效果。


深入理解觀眾的觀感

回應近年對「頭條新聞」的批評,進行研究,探討公眾對諷刺性節目的觀感和態度,不失是一個適當的做法。這也是筆者個人對香港電台委託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社會政策研究中心,進行「香港觀眾眼中的諷刺性電視節目」研究的理解。


研究主要是透過「焦點小組」(focus group)討論的方法,以開放式問題 open-ended question ),以了解個別參與者對帶有諷刺成份電視節目的好惡原因、觀看後的情緒反應及其他行動。在討論的過程中,焦點小組的參與者都能夠作出較深入的討論,並有機會就個別的論點作出闡述。透過交流討論,部份論點也可能得到啟發作更詳細的考慮。部份參加者在討論過程中也可能增加了對某些問題的認識,或修訂了個人的觀點立場。同時,在討論的過程中也可以觀察到哪一些問題會得到較大或較優先的關注。以焦點小組討論作此研究,有助盡量收集各種不同的角度與觀點,而不是單純收取一些高度簡化了的「是」或「否」、「贊成」或「反對」式的「答案」。


對於研究此一具爭議性的課題,應是一個恰當的方法。這可以為未來更全面的研究提供了寶貴的資料,也擴闊了對此議題的思考空間。況且,為了保證參與焦點小組討論的觀眾具一定的代表性,我們先進行了一個簡單的全港性抽樣調查,選取焦點小組的參與者。


觀眾欣賞及接受程度

透過這一研究,筆者可以總結到大致幾個觀察要點。

首先,是諷刺性的電視節目明顯得到觀眾的認同。無論是電話調查與焦點小組的討論,都可以看到觀眾大致上接受以諷刺性手法來製作電視的時事節目。

現時,各電視傳播媒體提供的此類具諷刺性時事節目不多,因此大多數人都認定個別節目為此一類別。能夠接受與欣賞的人固然很多,但仍不能否定有一些人對這一類節目的處理手法是有保留的,他們的憂慮主要分三方面。其一是恐怕有一些「不精明」的觀眾會被誤導;其二是認為在現時社會經濟不景,民生困難的時候,太多的諷刺儼如火上加油,令不滿情緒更難得到舒緩;其三,是憂慮當前的政治氣壓低沉,以政府高層、官員或當權政治人物為諷刺對象,容易觸動對抗情緒,令社會矛盾激化。


不過,大多數焦點小組討論的參與者都表示感到不同程度的趣味性。表示喜歡這類節目是因為它們有娛樂性、趣味性及能夠提出不同角度的觀點。整體而言,把持正面觀點,以接受、理解、甚至欣賞態度來評價此類節目的人佔大多數。


另一方面,雖然有人憂慮會有一些「不精明」的觀眾或青少年會被這些以諷刺性手法製作的時事節目誤導,把事實與諷刺性的節目內容混淆,但研究小組卻不能找到證據對此憂慮予以認同。事實上,就焦點小組的討論過程作總結,看不到有人會把這一類帶有誇張、戲劇化和娛樂化的表達方式與事實混淆。


多元觀賞角度與動機

另一個應予強調的觀察要點是在焦點小組的討論過程中,顯視這一類節目乘載著不少觀眾的真實情緒。


電視媒體有極強的感染力,這一點無庸置疑。這正是上述第二及第三點憂慮得以建立的必要前題。不過,在討論中同時發現,透過觀看諷刺性的時事節目來消解怨氣和渲泄壓力,卻是其中一個吸引觀眾的原因。換言之,社會上有不滿情緒及存在著矛盾,可能是引致這一類節目得到接受或受到歡迎的原因。孰為因?孰為果?抑或是互為因果?這不是一個可以簡單作結論的問題。


在研究中,筆者觀察到絕大部份觀眾都不是「被動的」接收者。觀眾除了認為這些節目具一定的娛樂性外,不少也認為可以引起公眾的討論和關注,因而產生監察和鞭策政府改善施政之效用。另一方面,大家都認為這類較輕鬆的表現方式,也可以加深市民對時事問題的認識,也提供了多元的角度來理解或評價時事問題。


因此,觀眾既有著多元的觀賞動機,也重視作為觀眾應有選擇的權利。觀賞這一類電視節目的目的是多方面、多層次的。有人將之視作純粹消閒之用;有人尋求對時事議題的認識,有人藉其消壓;也有人以此消減心中怨氣。對這一類節目的作用,觀眾的看法也是莫衷一是;有人認為可以監察政府,也有人認為可以揭露黑幕;有認為意圖煽動,也有人認為可以促進社會參與。


對於現時有以諷刺手法製作的時事節目,絕大部份參與討論的人士都認為是可以接受的。從理念層次討論,無論是對個別節目欣賞與否,以「諷刺」作為一種時事節目的創作手法,所有參與討論的觀眾都認為是難以否定的。他?她們亦認同傳媒機構應該為觀眾提供這一種選擇。就算遇有不為人欣賞的節目或情節,作為觀眾的還是擁有關機或轉台的選擇自由的。


因此,在一個多元社會,這一類節目的客觀存在是建基於各方面的不同需要的,不宜以單一的角度來評價這一類節目的優劣高下。


諷刺性節目的道德準則

最後,也可以看得出觀眾對監管與表達自由之間的矛盾,抱持的態度是十分謹慎的。觀眾因應不同的需要,固然會在觀賞過程中各取所需,但對於具體的表達方式,也是有一些較共通的準則。


一個較為普遍的說法,是認為帶有「人身攻擊」或「嘲弄對象外型」手法不值得欣賞,甚至有時顯得過份,令人反感。流於輕浮與誇張的「諷刺手法」,效果也會適得其反,減低感染力之餘還令人感到過份。觀眾也希望這些諷刺節目「不應人身攻擊」、「不要誹謗」、「要建基於事實」。這些都是理念性較強的準則,爭議性不大,但具體應如何量度?界線可以如何劃定?這些都是十分重要的問題,卻不容易找到一致的標準。


至於應否就這些原則,發展出一套業內普遍被認定又符合社會期望的指標,甚至制訂成指引,設立監察機制,這些問題都是十分具爭議性的。焦點小組的探討,也大致反映了這一爭論的複雜性。


雖然,大部份觀眾都有自己一套評價這一類節目的道德標準,但認為應該在制度上作出監察的只佔十分少數。不過,參與討論的觀眾大部份都十分重視新聞自由及創作自由;對任何制度上的干預,他們仍然是抱持著十分審慎與保留態度的。


在論及監察機制之時,大部份觀眾對新聞自由與表達自由可能因而被損害都感到憂慮。大部份觀眾對傳媒機構之運作情況並不了解,對新聞傳播專業之價值觀與專業操守也缺乏認識。在討論中也明顯把時事評論、資訊節目與電影或其他娛樂性質的節目混為一談。最後,對廣播及資訊傳播的現有監察機制,更是一知半解。



總結研究觀察重點

基於上述各點觀察,研究小組的總結認為香港社會應有空間,讓以不同表現方式製作的時事節目存在。我們也應該高興看到觀眾的水平不低,也有多元的觀賞角度與動機,社會各界應鼓勵包容的態度,並尊重不同的選擇。正因觀眾間對諷刺性的節目也有一些頗一致的道德準則,節目的編採人員,對此應不時提高警覺,提昇節目水平,促進普遍的觀賞品味。


一般而言,觀眾對現時的監察機制與媒體之運作認識不深,對進一步的、制度化的監察也頗有保留。在處理有關監察問題時,應十分小心謹慎。同時,社會應推行更廣泛的教育與宣傳,令各界人士能善用現時的監察機制;也應檢討現行的監察標準,不應以單一的角度來評價具諷刺性質的時事節目。


這一次研究,沒有觸及很多論者心目中最核心的問題,即「公營電台應有甚麼的角色?」並以此推論港台應如何處理「頭條新聞」。研究發表之後,部份評論便是以此為焦點。這是一個政治上十分敏感的問題,但仍不應鼓勵一種泛政治的討論取向。也許\,這應是另一個值得作更全面和深入探討的課題。
相關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香港學生反修例運動中網絡關係解體的實證調查

宋昭勛、吳靜、胡欣立
2021-01-11

是市場太小還是競爭太少

李敬華
2019-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