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多位學者及業界專家出席會議作交流。
浸會大學校長吳清輝為會議主禮。
浸會大學新聞系的「數碼新聞、社會變遷與全球化」 兩天會議終於在二零零三年十二月十二日圓滿結束。是次會議吸引了九十多個來自不同國家的參加者來參與這次會議。他們都是業內的資深人士,或是從事研究新聞和媒體的學者。會議的主題包括:(一)網絡新聞的過去、現在與未來;(二)衛星新聞與全球化,網絡、廣播與電視新聞的政策及法規演變;(三)全球化新聞的新聞價值判斷與道德;(四)另類數碼新聞與社會變遷及網絡;(五)廣播與電視新聞報導。經過了接近整整一年的籌備,會議終於順利舉行。浸會大學校長吳清輝為會議主禮。
會議在十二月十一至十二日假浸會大學林護國際會議中心舉行。是此會議由校長吳清輝及傳理學院院長汪琪作主禮嘉賓。會議邀請了Jim Laurie(Vice-President for Network News and Current Affairs, STAR Group Limited) 和Nicholas W. Jankowski(Associate Professor at the Department of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Nijmegen)。
作為主講嘉賓,Laurie的題目是「廿四小時新聞的全球化神話」 ,內容是關於市場導向的新聞,及市場已經成為控制新聞報導的主要因素。而Professor Jankowski的題目是以研究Indymedia----一個獨立媒體的網站,來看另類媒體及新聞的重整,內容涉及比較另類媒體跟傳統媒體就新聞價值的取向的分別。參加者都很熱烈地參與討論。內容都是關於廿四小時新聞的重要性、市場導向的問題,還有就是網絡媒體的角色與及發展空間與發展動向。
網絡新聞的價值取向
第一天的小組討論包括:科技對新聞作為專業的影響、媒體的平等與社會的變遷,還有在數碼時代裡媒體的內容與規範、數碼媒體的成長,與及數碼媒體的機會與挑戰。有論文分析美伊之爭這一重大國際事件上,中國互聯網BBS上相關新聞的傳播和針對「反戰」和「主戰」的討論。這研究認為,在中國政府已有明確立場的情況下,中國民間和知識界依舊運用BBS進行了廣泛和多元的討論,從而可見互聯網BBS拓展了中國國際新聞報導和國際時政討論的空間。
另有論文分析西方傳媒的中文網站,亦有論文涉及網絡新聞在價值取向逐漸發生的一系列變化,而這些變化都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這論文提及網絡新聞在價值取向的變化主要表現在三方面,即:某些新聞價值判斷標準的內涵有所發展;價值取向的側重點有所改變;正在形成新的價值判斷標準。網絡新聞價值取向之所以出現上述新變,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網絡技術提供了物質基礎,媒體競爭成了一種現實動力,社會發展決定了新的新聞需要。對於中國新聞傳播業來講,網絡新聞價值取向的變化既有重要的積極作用,如從宣傳本位回歸到新聞本位,從宣傳價值回歸到新聞價值,大大拓展了新聞報導的範圍,又有不可忽視的消極影響,如低俗化、煽情化、碎片化,需要加強批評引導。
拓展多媒體領域
在其中一篇論文中提及了台灣的「中廣新聞網」,它是在台灣以AM調幅頻道播出之全區性廣播網。面對著競爭激烈的廣播市場,從二零零零年八月起, 「中廣新聞網」決定將其頻道重新定位,調整為持續性大量播出新聞之「全新聞」電台,運用其近百名廣播新聞專業人力之優勢及獨特性,尚能維持穩定之廣播市場佔有率。根據「廣電基金」所做二零零二年廣播收聽調查,其收聽率為7.4,在近兩百家大小電台中位居第五位,為台灣地區民眾最主要收聽電台之一。
然而,近數年來,台灣網絡科技及電信通訊科技的快速發展進步,使其與傳統媒體之間的界線愈趨模糊,各入口網站及手機業者提供新聞資訊服務蔚為潮流,包括廣播在內之傳統媒體受到巨大衝擊,新聞資訊市場受到蠶食瓜分。
「中廣新聞網」體察此一趨勢,認為與其坐以待變不如主動出擊。在評估分析認為其新聞具有較報紙媒體更即時快速、較電視媒體更寬廣深入的優勢條件,於是自三年前開始主動接觸跨向多媒體領域,以其既有新聞資源做加值性運用,透過廣播新聞標準作業程式之規範,以及新聞資料庫系統之有效整合運用,在不增加額外成本負擔下,提供各合作業者多樣化、多選擇性的新聞資訊內容。目前已成為台灣各主要入口網絡及電信通訊業者所普遍歡迎之主要新聞資訊內容供應者,總計已進行合作或正在協議中之合作對象已達到十六家。中廣新聞自此不再只是廣播新聞,而是「中廣廣播新聞」、「中廣網絡新聞」和「中廣手機新聞」的三合一新聞了。 此一全新領域之拓展,不僅讓過去廣播本業以廣告為唯一收入的形態,自此新增加加值型收入來源,更在既有廣播品牌行銷上,獲致明顯相輔相成之積極推廣效益。
第二天的小組會議包括:在全球環境下的新聞學和媒體工業、華人社群的媒體使用、網絡媒體的分析、法律和新媒體科技、媒體使用和新聞教育、中國的媒體使用,及在數碼媒體時代無線電訊的角色之比較觀點。
論文的內容包括:台灣國科會資助的研究計劃「數位時代的新聞職業:資訊傳播新科技對新聞記者及其工作(場所)的影響評估研究」的初步調查成果報告。研究主要探討資訊傳播新科技(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s)如新聞編採自動化系統、電腦輔助報導(computer-assisted reporting, CAR)與電子新聞採訪(electronic news gathering, ENG)與網際網絡(the Internet),對新聞工作者及其工作場所所帶來的機會與挑戰。核心研究問題聚焦於兩個層面:資訊傳播新科技對新聞工作的影響。這研究分析資訊傳播新科技對媒體從業人員勞動過程(新聞記者角色及編採新聞方式)的影響,研究重點包括:新聞從業人員的生涯規劃、專業意理、工作權與就業安全感、技能組合。另外,他們對於新聞工作與對其所工作的媒體的態度,以及新聞從業人員對資訊傳播新科技的調適與抗拒情形,也是這研究的核心議題。而資訊傳播新科技對新聞室(即新聞媒體組織/工作場所)的影響,則探討在數位時代下,新聞室的重構、媒體產業的勞資關係、新聞媒體的組織結構與商業營運方式的變遷,同時將組織結構、經營管理方式及市場競爭等因素納入分析。
還有論文是關於俄羅斯傳媒的全球化進程、電子傳媒、中國西部農村的資訊壁壘與電子媒體傳播系統的「網絡革命」,內容是有關現代傳播技術與革新的傳播觀念和區域社會發展有著密切的關係。有分析傳統媒體的數位化生存,來提出可以聯接互聯網的平台,發展自己的空間,文中以運用營銷學的4C概念,就建設媒體網站品牌的重要意義進行了討論。亦有站在寬闊學術視域內,對中國當代新興的「DV傳播」進行了詳盡的闡釋。在這樣一個由國家間的經濟、政治、文化等多層面的相互交織、相互滲透的全球社會中,媒介----特別是衛星電視----自始至終地扮演著重要角色。
亦有文章是關於中國跟全球化的關係。在中國正式成為世界貿易組織的成員後,全球化----不管是作為一個概念,還是作為一種社會生存方式----更是堂而皇之地、前所未有地進入了中國人的生活。中國大陸的電視業雖仍處於被保護狀態,但必將會面臨巨大的衝擊,特別是被地域化、分割化的省級衛星電視台,更是面臨著潛在的但可被預知的生存壓力。文章試圖將兩個處於相似經濟背景和文化背景的內陸衛星電視台----湖北衛視和湖南衛視----作為考察樣本,探討在全球化背景之下的大陸省級衛視的生存之路,即如何建立相應的維生機制。
作者認為,大陸衛星電視台之生存要件是必須建立適應世界經濟發展規律,建構開放的、與世界電視業互動的維生機制,以及科學的、完整的媒介經營管理體系,從而強有力地為大陸衛視發展提供穩定的基石和廣闊的上升空間。這篇文章著重從資本經營、節目經營、廣告經營和人力資源管理四個角度闡述了這一觀點。
「非典」的啟發
一共兩天的會議議程都是排得密密麻麻,務求令參加者能在短短的兩天作出激烈及富啟發性的學術交流。議程一陣子就過去了。最後,大會安排了專車接送參加者到有線電視新聞台參觀。在整整兩天的會議中,大會安排了一些得獎的電影在會議舉行期間播放:有《十畝地》,《廿三條》等等。希望能令參加者認識一些有水準的紀錄片。
會議籌辦過程中不乏小插曲。由於非典型肺炎的關係,會議不得不從原來的七月份改到十二月份,亦由於非典型肺炎的關係,會議在第一天加插了一個小組討論,關於香港傳媒怎樣作非典型肺炎的報導。當天很多資深的電子傳媒工作者亦有參與小組討論,互相交換心得。非典型肺炎對香港的影響不僅僅是經濟,社會及傳媒亦從這個世紀疫症得到新的啟發,對一向的定位能作出反省。
有興趣查閱論文及會議詳程可瀏覽http://www.hkbu.edu.hk/~jour/DN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