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煙四起——如何確保言論自由

2004-06-15
香港電台開創電話「烽煙」節目先河,再見《八十年代》後有《九十年代》以至《千禧年代》。
筆者曾主持電台「烽煙」節目十多年。
三位名嘴相繼封咪,社會鬧得熱烘烘。編輯邀約一篇「烽煙」(Phone-in)節目的文章,曾經主持香港電台「烽煙旗艦」超過十年,因此義不容辭地寫一點感想。

我是一九八二年開始主持《八十年代》,回想十來年的片段,的確勾起不少思緒。的士罷駛、前途談判、超市搶米、旺角暴亂、政制發展、六四事件、基本法頒佈、立法局直選、「直通車」斷軌等等,一幕幕,歷歷在目,衝擊最大當然是天安門事件和管治權的交接。


「烽煙」節目誰是主角?

「烽煙」節目第一個問題是誰是主角,聽眾?還是主持人?殖民地年代的自由與民主是從上而下,燃點了火苗之後,一班追逐者各顯神通,各施各法地編織個人夢想,過渡期的港英政府順水推舟,「烽煙」節目得到較大的發展空間。我主持的十多年間,沒有受到限制和約束,能夠發揮民意節目的最大潛能。

當時,我有幾點信念,第一是「烽煙」節目以來電聽眾為主,節目主持人為副。第二,節目中的話題以聽眾提出為主,主持人為副。第三,意見領袖、知名人士與普通聽眾一樣,大家有均等的發言機會,不會因為知名度不同而有異,希望製作一個真正能夠反映民意的節目。


八十年代客觀中立原則

主持人只是一面鏡子,照耀事物的多面。聽眾談論某一話題,大多集中單一觀點,這亦是他們提起電話的動機,主持人便發揮鏡面效應,提供多角度的考慮,由公眾判決是非。這種客觀、中立的編輯原則,與廣播電台屬於電子傳媒有莫大關係。

香港並沒有規限報章的數目,不同政見的人都可以辦報,因此文字媒介可以有明顯的政治立場。電子傳媒是透過大氣電波和受眾接觸,而大氣電波為公眾所有,只有極少數人能夠經營電台。八十年代時,除了政府電台之外,就只有商業電台,因此這種客觀、中立編輯原則是神聖不可侵犯,極少數人把持的平台不應該偏頗,更不應該帶有政治傾向。當然,客觀、中立的方針將節目的可聽性交託在來電者的手中,主持人亦要甘於平淡,難以建立人民英雄的形象。


九十年代民眾怒吼

時而世易,後九七情意帶動「烽煙」節目新路向,電視節目《龍門陣》的種子在電台「烽煙」節目中開花,演化成激情、具批判性、勇於責罵的風格;無疑,在過渡期的沉鬱,到特區的經濟不景,以及政府施政紛亂等因素都是有賣點。這類節目受歡迎反映出民眾怒吼,政府應該留心傾聽。

「烽煙」節目具高度社會效應,不消說八九年「六四」後百萬人上街,多少受到這等節目感染,去年「七一」大遊行更加是「烽煙」主控。而沙士期間,「烽煙」節目成為訊息流動的主要平台,一方面市民和醫療人員揭發隱藏著的真相,一方面為政府衛生當局傳遞防疫訊息,一個相向的渠道,雙方各取所需,對社會各階層都是有益的。「水能載舟,水能覆舟」,得失視乎力量的互動,不應諉過於人。

個人認為,「烽煙」節目需要堅守三項原則:第一,現場直播。第二,不經刪剪。第三,暢所欲言。直播和不經刪剪比較容易做到,暢所欲言是較難處理,原因是僧多粥少,聽眾眾多,時間有限,言而未盡的人自然滿腹牢騷。這方面需要依靠節目主持人。風格是決定性,不過,以專業廣播員的功力,適當地控制時間和節奏,市民可以享受更大輿論空間。


創造言論自由空間

名嘴封咪,惹起社會寒蟬效應的恐懼,大家擔心:名嘴也封咪,小市民何來言論空間?一直以來,香港人都認為言論自由是繁榮的支柱,沒有言論自由便沒有一國兩制,因此必須捍衛,否則一國兩制不保。這一陣子,很多人都問,究竟香港的言論自由是否受到損害?名嘴封咪會有甚麼影響?

香港的言論自由一直由英國所賦予,宗主國最重要是有效管治,因此本地言論自由的寬緊程度隨政治形勢而改變。由於英國在八十年代已經著手光榮撤退,所以言論空間在十多年間擴闊不少。有趣的是,不同階層享受的言論平台差別很大。簡單地說,有權有勢的知名人士,不愁沒有發表意見的渠道,普通市民只能在建制內的平台去淺嚐言論自由。

香港要維持言論自由,三方面都需要做功夫:一是市民、二是傳媒工作者、三是政府。從來搞革命都不是請客食飯,言論自由亦一樣,雖然不一定拋頭顱、灑熱血,起碼敢於面對「維園阿伯」,不會被他們指指罵罵所嚇倒。名嘴雖然封咪,市民並沒有需要收口。有時,言論的激盪,短暫而言,可能引起建制和群眾對立,但長遠來說,確保言論自由是保持香港繁榮的根本。公眾應該積極利用各言論平台,爭取發言機會,毋懼毋憂。

另一方面,傳媒工作者要站穩工作崗位,不輕言退。三位名嘴都是我的朋友,當然尊重他們封咪的決定,亦尊重他們有講,或者不講的自由。其他站在崗位的同工,就要承擔責任,堅定不移地保衛言論自由,才會得到市民的尊重。我經常想,戰地記者多危險,戰場上炮火橫飛,稍不留神便多一名戰地烈士,被安葬在英雄塚中,想想這一批為報導真相而犧牲的人,我們面對的威嚇是微不足道。

最後在政府方面,起碼有兩樣事可以做,一是政策上回應民意,若果市民的言論變得「講人自講」,政府完全不理會,這樣會打擊發表意欲,變相地陰乾言論自由。另外還要創造更多空間和平台,譬如舉辦十八區民政論壇,派中央及地方官員與普通市民對話,解釋政策,聽取民意,尤如古代的採風,實實在在掌握民情。一是提供大氣電波,趁騝s科技的發展,推動數碼廣播,建立更多電台和電視的公眾頻道,讓市民有更多發表意見的平台。
相關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活在後真相的信息戰年代

傅景華
2019-09-28

香港傳媒高層訪京團背後

呂秉權
2018-10-22

假新聞 Vs 新聞自由

彭家發
2017-04-13

兩會採訪手記

香港電台中文新聞部
2016-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