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及海外傳播學者進行研討交流。
一九九四年四月二十日,中國大陸實現與互聯網的全功能接入,成為國際互聯網大家庭中的第七十七個成員。互聯網傳播的威力與魅力,從一開始就吸引了國內新聞傳播學者關注的目光。值得自豪的是,國內學者完整地經歷了這一過程,並通過自己的努O,開拓了網絡媒體研究這一新領域。從媒介研究的角度說,經過十年的建設,網絡傳播學科在國內已成為新聞傳播學中的一個具有特定研究對象,且具有自身鮮明特點的相對獨立的分支學科。十年來,網絡傳播學科所研究的範圍不斷擴展,包括網絡傳播法規、網絡道德、網絡傳播對社會政治(包括電子政務)、經濟(包括電子商務)的影響、網絡傳播中的知識產權、隱私權等各項權利的保護、網絡傳播與社會群體(如青少年、女性、邊緣群體、弱勢群體等)、網絡傳播與語言文字(符號)、網絡傳播與文學藝術、網站建設與經營、網絡廣告、網絡新聞實務、網絡媒體與傳統大眾傳媒的關係、網絡傳播與人際交往、網絡傳播與文化(如傳統文化、流行文化、本土文化等)、網絡傳播與全球化等等。就互聯網的各項功能和形態而言,研究涉及電子論壇(BBS)、聊天室(IRC)、即時通訊(ICQ、QQ、MSN Messenger等)、電子郵件(E-mail)報刊、串流媒體(Streaming Meida)、對等技術(Peer To Peer)、Flash、在線遊戲(Game online)、黑客(Hacker)、博客(Blog)、維客(Wiki)、搜索引擎新聞服務、RSS新聞聚合技術,乃至手機短資訊等,無一遺漏。十年來,互聯網傳播學科的研究深度也在不斷掘進。不僅有定性描述和研究,也有定量和個案研究;不僅對一些新概念進行了定義,也對眾多熱點理論和實踐問題展開了爭鳴。
從縱向看,零四年無疑是中國網絡媒體研究達到新水平的一年,在十年持續研究中交出了一份最漂亮的成績單。
學術研討會
近年來在國內眾多的新聞傳播學研討會中,互聯網及網絡媒體研究是一個必不可少的議題。然而,二零零四年內,兩個專門的學術會議首次亮相,具有特殊的意義。
(一)二零零四年五月廿二日至廿三日,由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和中國江蘇網(江蘇省重點新聞網站)主辦的「中國網絡傳播學年會」在南京舉行。研討會歷時兩天,分八個專場進行交流。這次研討會是國內新聞傳播學界首次就網絡傳播專題進行全方位深入地交流。重點探討的問題包括:網絡傳播理論建構、網絡輿論形成與影響、網絡出版、網絡新聞與評論表現形態、網絡媒體受眾行為、網站建設與運營策略、網絡調查與統計方法、網絡傳播教育等。香港、澳門新聞院系的不少學者參加了本次研討會。在港澳台及國外海外學者與國內學者的交流與合作中,前者給後者帶來新的研究視野和新的研究方法,而後者則為前者提供了大陸媒介研究的便利和條件。
(二)二零零四年十一月廿七日至廿八日,由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資訊傳播學院和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聯合主辦的首屆「新媒介與傳播革新論壇」(簡稱「新新論壇」)在武漢舉行。研討會除主題發言外,共分三個專題進行了深入探討,包括網絡媒介帶來的機遇與挑戰、電子媒介與文化產業發展、新媒介帶來的傳播理論革新。正像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熊澄宇所指出的那樣,「求同存異,尊重個性,鼓勵創新」的原則,在這次研討會上得到了充份體現,而這一原則還將繼續推動國內新媒介的研究。
學術著作
二零零四年中國大陸出版的網絡媒體研究專著,僅本人獲知的就多達十二本。其中叢書一種,即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謝新洲教授和新華網總裁周錫生共同主編的《網絡傳播叢書》(共八本),由北京大學出版社陸續出版。包括:《網民分析》(中國人民大學副教授匡文波編著,二零零三年十二月出版);《網絡傳播理論與實踐》(北京大學教授謝新洲著,二零零四年一月出版);《網絡數據分析》(邱均平、黃曉斌、段宇鋒、陳敬全著,二零零四年六月出版);《網站策劃與設計》(嚴富昌著,二零零四年七月出版)。其餘四本:《網絡倫理學》、《網絡廣告》、《網絡報道策劃與實施》和《網絡資訊傳播法》正在撰寫中。
其他專著成果還有:《網絡媒體與藝術發展》(廈門大學教授黃鳴奮著,廈門大學出版社二零零四年一月出版);《網絡新聞采編評》(東方網編輯陳斌著,福建人民出版社二零零四年五月出版);《網絡傳播學‧一種形而上的透視》(中國傳媒大學副教授吳風著,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二零零四年六月出版);《中外網絡新聞業比較》(上海大學教授張詠華著,清華大學出版社二零零四年六月出版);《網絡資訊優化傳播導論》(南京政治學院教授戴維民著,復旦大學出版社二零零四年七月出版);《中國網絡新聞事業管理》(南京大學教授杜駿飛主編,副教授巢乃鵬、秦州副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二零零四年七月出版);《數字傳媒概論》(河南大學講師馮廣超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二零零四年八月出版);《網絡出版》(中國科技大學副教授周榮庭著,科學出版社二零零四年八月出版)。
中國新聞年鑒社於二零零四年二月出版了一本專刊《中國新聞年鑒.傳媒調查篇》,其中有《互聯網調查篇》,首次匯集了相關的研究文章和調查報告。中國傳媒大學(原北京廣播學院)教授柯惠新等人為專刊撰寫了《對中國互聯網經驗研究方法的研究綜述》一文。近年來,柯惠新教授以及她率領的研究團隊不論是在互聯網的實際調查方面(例如協助CNNIC完善調查方法),還是在互聯網調查學術研究方面,不斷有新的建樹。
中國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及其對中國社會產生的影響與作用,引起了不少國外海外學者的極大興趣,其中一些人多次到中國考察,寫了不少的研究文章。瑞典龍德大學(Lund University)學者辛優漢(Johan Lagerkvist)亦多次來華,其中完成的一項工作是選了七位中國學者研究互聯網的文章,組織翻譯成英文結集在美國出版,這一名為《Chinese Intellectuals Thoughts on the Internet》的專輯成為學術季刊《Contemporary Chinese Thought》零三年冬季號。這項工作使得中國學者的部份研究成果得以在國際學術界傳播。
碩、博士學位論文
以網絡媒體為選題的新聞院校碩士、博士生的學位論文亦向研究的廣度和深度不斷拓展。其中有代表性的首推中國人民大學副教授彭蘭的博士論文《花環與荊棘----中國網絡媒體的第一個十年》,其導師為著名新聞史學家方漢奇教授。該篇論文對中國網絡媒體第一個十年的發展進行了全面記錄、理性分析。彭蘭的博士論文五月已通過答辯,目前以論文為基礎的書稿已交出版社。
在眾多的碩士學位論文中,一個亮點是新浪網副總裁、總編輯陳彤撰寫的《新浪網新聞頻道的運營策略研究》和新浪網新聞中心主編梁春元撰寫的《網絡新聞媒體運作模式初探》。他們將網絡媒體運作實踐規律進行了總結、歸納和提煉,具有獨特的價值。他們的論文五月已通過答辯,目前陳彤已將論文修改補充為專著交出版社。
陳彤和梁春元均是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的在職研究生。值得指出的是,近年眾多網站的高級管理人員、編輯骨幹紛紛攻讀新聞傳播學在職碩士、博士學位,或是攻讀EMBA學位。其中不少已完成學業取得學位。這趨勢顯示網站高管、編輯骨幹的知識層次在不斷提升,網絡媒體人才隊伍的專業化程度在不斷進步。
研究組織及專業刊物
二零零四年四月十四日,北京大學法學院----雅虎互聯網法律中心成立。六月十日舉行了首次研討會。中心關注與互聯網有關的法律與政策問題,如反垃圾郵件、網絡知識產權、電子商務、隱私保護、資訊安全、產業政策等,提供學界、業界、政府管理部門溝通交流的平台,並展開相關研究。中心編輯出版《互聯網法律通訊》(不定期,專題形式,有印刷版和電子版),主要介紹國內外互聯網法律政策的動態,以及刊載中心的研究成果。
四月二十日,《網絡傳播》(New Media)月刊在北京創刊發行。這是國內第一本面向互聯網資訊傳播業領域的專業雜誌。該刊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支援、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主管、中國外文局對外傳播研究中心主辦,國內外發行。刊物報導的重點為:網絡新聞政策通報、網絡傳播規律探討、實務經驗交流、關鍵技術介紹、業界動態反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