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及通訊科技將得到國家重點支持發展。
內地的互聯網監管政策有別於其他國家。
根據經濟學理論,一個國家的主流經濟活動會隨著它的經濟發達程度而不斷地轉移。主流經濟活動大概可分為三大類,分別為以農業、製造業及服務業為主導的第一、第二及第三產業。發達國家如日本、英國、美國等,都曾經經歷過從第一至第三產業漫長的轉移過程。中國作為全球發展最快的發展中國家之一,固然也不例外。內地的互聯網監管政策有別於其他國家。
自一九八五年,中國便積極朝著第三產業發展目標邁進。基於此目標,更於一九九七年十五大報告最早提及發展「現代服務業」的綱領。服務業是指那些提供非實物產品(intangible goods)為主的行業,例如金融、旅遊、娛樂......等行業。現代服務業大力推動各行服務業廣泛利用創新科技來提高服務效率及質素,從而達到減低成本、增加收入的效益。
現今中國在(一)互聯網教育;(二)互聯網政策;及(三)人力資源結構上,發展步伐緩慢,直接影響國家以現代服務業為導向的經濟發展計劃。本文對國家在這三方面所會面對的困難,作出局部分析。
重視現代服務業發展
從宏觀層面看,現代服務業將成為未來幾年中國產業發展之重點之一,相應技術支援特別是資訊及通訊科技(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ICT)將得到國家的大力發展。這策略性的目標,已在不同的國家級檔中明確記載,例如:
*「『十一五』期間要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要運用現代經營方式和資訊技術改造提升傳統服務業,提高服務業的比重和水準......;」(資料源於《中共中央關於制度國民經濟和社會發長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
*「現代服務業與資訊產業並重,設立了資訊產業與現代服務業領域,並把『現代服務業資訊支撐技術及大型軟體』作為優先主題......」(資料源於《國家中展期科技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 》);
*「把『加快服務業資訊化』作為我國資訊化發展的戰略重點,指出『優化政策法規環境,依託資訊網路,改造和提升傳統服務業。加快發展網路增值服務、電子金融、現代物流、連鎖經營、專業資訊服務、諮詢仲介等新型服務業。』大力發展電子商務,降低物流成本和交易成本......」(資料源於《國家資訊化發展戰略(2006-2020年)》)等,都是箇中鮮明的例子。
困難一:缺乏普及互聯網教育
互聯網是發展現代服務業的骨幹。根據二零零七年七月中國互聯網絡資訊中心(CNNIC,www.cnnic.cn)的統計報告,現時中國網民人數約1.62億,佔全國人口12.3%,其中以年青網民(三十歲以下)居多(約佔網民人數的70.6%),而網上活動以閱讀新聞(77.3%)、搜尋資訊(74.8%)、即時通訊(69.8%)、音樂(68.5%)及影視(61.1%)為主。反觀網上購物及網上銷售等主流商業服務活動則偏低,分別為25.5%及4.4%。由此可見,互聯網應用及服務普及化,是當前促進第三產業發展的其中一個大難題。
然而,在擴大互聯網用戶群之際,很難避免會產生一連串「軟性」問題,其中較嚴重的包括「資訊認知」(Information Literacy)以及因「全球一體化」(Internationalization)所導致的社會沖擊。由於現時內地的互聯網熱潮正盛,有關互聯網培訓課程的開辦數目猶如雨後春筍,但這些課程絕大多數都以技術為主,並沒有涵蓋如「資訊科技與道德」(I.T. Ethics)、「科技與社會」(Technology in Society)、「網上治安」(Internet Security)等「軟性」的課題,因此在中國,因互聯網而衍生的罪案正在與日俱增。若這教育上的缺陷不盡快被填補的話,那麼當中國真的擁有十三億或更多的網民時,整個國家甚至全世界的網上秩序也會大亂,更甚者全球經濟發展也因此被拖累。
困難二:在互聯網政策上中國與其他國家往往不一致
全球一體化大力推動資訊共融,讓每個人不論國籍、年齡、宗教、性別等,都享有同等權利,能夠在互聯網上獲取信息。發達國家如美國,都極度支援資訊自由這個理念,但中央政府在這議題上,則持有不同的觀點及原則,因此導致不少負面新聞(例如雅虎的「師濤事件」),亦連帶中國代表在出席不同的國際互聯網會議(如在Internet Governance Forum,ITG)時,常常在網上言論自由、私隱保護等議題上被其他各國代表質詢。若我們考慮到國家自身的社會背景,中央政府的立場是可以理解的,但我們又怎可要求其他國家代入其中,接受中國的理由呢?歸根究底,爭拗源於中國在互聯網資訊監管上的政策確實與其他國家不一致,這樣會大大影響外國互聯網公司進軍中國的計劃,繼而拖慢中國實現在現代服務業發展中全面國際化的目標。
問題三:服務業人力資源不足
中國要促進現代服務業發展,有賴第一產業向第三產業的快速轉變。據已故法國經濟學家Jean Fourasti]1907-1990)估計,發達國家在三大產業的就業相對比重應達到10% : 20% : 70%水準。但根據零五年的數據統計,中國仍未達標。第一產業就業比重過高(13.1%),遠高於日本的2%、英國的2%及美國的3%。相反地第三產業就業比重過低,僅為31%,遠低於日本(63%)、英國(73%)及美國(75%)的數字。這反映出國家須要在人力資源培訓,尤其是資訊及通訊科技教育上多加把勁,方能提供足夠人材來支撐未來的現代服務業。但在推動培訓之餘,亦不容忽視上文所述的「科技與道德」教育。
結語
國家為未來的現代服務業已定下明確指標,目的是要達到三個70%以上,包括:
(一)服務業的產值佔國民總產值之70%以上;
(二)GDP增長的70%以上來自服務業;及
(三)70%以上的從業人員從事服務業。
但本文所述的理據,明顯地反映出若要達標,國家還須努力。筆者認為,這正是香港大展拳腳的大好時機。趁中央及國內城市正忙於解決以上問題時,我們應憑著在世界互聯網界的領先地位,大力發展,把握機會,爭取成為國家對外的國際電子服務樞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