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家書@20210424】香港兒童權利委員會主席、兒童事務委員會委員 雷張慎佳
2021-04-24

香港兒童權利委員會主席雷張慎佳、兒童事務委員會委員——認真尋根究底 找出慘劇根源

*編題由編輯所加

親愛的孫兒、孫女:

很感恩,在這一年你們平安地來到這個世界!你們爸爸、媽媽在醫生、護士細心指導下悉心照顧你們,使你們平安健康。

你們真的很細小、很脆弱,稍為用力或者一時不慎都會造成傷害。你們對周遭的人和事物開始感到好奇,見到你們雙眼好像閃出亮光。你們的聲音何等動聽。很想知道究竟你們所看見的、聽見的、感受的是一個怎樣的世界?

每一次看見你們的微笑,那份安寧和純真,是何等珍貴。真的要盡一切的努力幫助你們身、心、靈全面發展,使你們保持這一份童真、一份安全感和自信心。切勿讓任何人取去你們這份自信和安全感!

幸福並非必然。幸福需要社會甚至世界全方位的配合。

在你享受平安的時候,希望你慢慢學習留意和關心身邊的人,學習尊重和珍惜為你們付出的人。要知道在你周圍,並非每一位兒童都享有這種幸福。社會接二連三發現兒童受傷及死亡。幼童被傷害的數目亦不斷增加。孫兒、孫女,你們日後如果見到同學或朋友有傷或有危險,記得告訴爸媽和老師,使他們及早幫助有需要的人。

最近大家特別關心一位比你們大一點的姐姐和她的家人。她從小就在破碎家庭生活,面對紛亂的人際關係,模棱兩可甚至歪曲的價值觀念。經常被不同的家人以身體和語言暴力對待,時時遍體鱗傷,在嬰兒死亡率最低,活得最長壽的香港,她竟然只到5歲,就行完她坎坷的人生路,再無機會呼吸新鮮空氣,無機會享受遊戲或玩耍的權利。

而她的哥哥和姐姐,經常目睹妹妹被不人道的對待,聽到她的喊聲和呻吟聲,是多麼可怕和無奈。而轉瞬間妹妹竟然永遠消失,家人亦不知所踪。他們多麼需要愛護和適切到位的服務。

很多人都很傷心,很憤怒,認為施虐者麻木不仁;不明白為何他們會合理化暴力,好似行刑一樣地對待幼小的家人?為何會對兒童的傷痛和呼喊無動於衷?                                                                                                                      

究竟這幾位施虐者的成長路上經歷了甚麼,這些經歷不但影響他們,而且嚴重地影響了他們的家人。終身監禁及嚴峻的刑期,清楚列下社會的底線,有教育及阻嚇的作用。但社會在懲處或監禁犯事的人後,往往未曾仔細跟進和深入了解。而被監禁的人極需要人道的對待和接受治療和作出反思!

大家亦會問,為何如此嚴重的虐待竟然無人為這些兒童求助?試想如果有鍥而不捨的專業人員或市民,不怕麻煩,願意為這些兒童出力,極可能挽救了她的生命,避免慘劇發生!自掃門前雪、馬馬虎虎和怕事的文化不能繼續存在。這不等於『不尊重別人的家事』,而是當有人過了照顧兒童的底線時,守護兒童的責任就落在社會的身上。

現在並非互相指責的時候,但必須勇於承擔責任。保護兒童機制中的人員和曾經接觸過這家庭的人士,要盡上最大的努力,為兒童作出坦誠的檢討。海外國家如果發生類似的問題,會啟動法定的兒童死亡個案的檢討機制,尋找不足。政府一定要馬上成立一個兒童死亡個案調查機制,認真地尋根究底,找出慘劇的根源,透徹了解守護兒童人員錯失了甚麼介入的契機,馬上修補現有的不足,避免重蹈覆轍。

守護兒童是每個人的責任,海外有強制專業人士舉報和處理的機制。而在香港討論是否應該強制舉報虐兒的同時,政府必須馬上增加並培訓優質的服務人員、提供適當服務和配套。目前已有62個國家全面立法禁止體罰,最早的瑞典在1979年便全面禁止。

香港保護兒童的法律確實有全面提升的逼切性。海外已有超過80個國家,200多個管轄區,成立法定的兒童事務委員會。最早的挪威,1981年就設立兒童事務專員。香港必須成立法定的兒童事務公署,並委任全職的兒童事務專員,專注兒童事務。

法律以外,須同時積極扶助父母及照顧者,掌握正向、零暴力的親子管教方法和技巧,在社會建立安全無暴,珍惜每個人的文化,減少社會慘劇的不斷重演。

孫兒、孫女,祝福你們和香港的兒童平安快樂。願你們的父母彼此相愛,家庭團結、政府和專業人士有足夠的智慧和能量,不離不棄地與你們共同面對前面的挑戰!

 

你們的祖母

二零二一年四月二十四日

【聲音完全版】


【香港家書】

香港電台第一台FM92.6 - 94.4​星期六早上九點至九點二十分

主持:陳顥之、張鳳萍
編導:陳顥之、張鳳萍
監製:林嘉瑜

學者、議員、官員及社會人士透過書信形式,分析社會現象,細訴個人感受。

專題分類:專題文章

最新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