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檔案拆解大新聞

2013-04-12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上任後,隨即訪問非洲多國,中、非關係的重要性,顯而易見,而近幾年涉及這兩個地方的新聞題材,也成為很多記者的採訪焦點,好像中國在非洲的龐大投資,特別是石油等資源項目。

  在這個熱門題目上,原來不少外國記者都在香港找到很多線索及證據,當中,香港的公司查冊所得的公開資料,做了好多大新聞。

  好像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Stabile調查報導中心於二零一一年發表的報導,揭露中國在非洲多國的石油、鑽石和其他資源投資,均和一間在香港註冊的公司有關。

  由報導中心的數名研究院學生記者調查所得,這家公司有話事權的董事或者股東,都是香港人,有香港住址,有股本,表面上和中國任何一個政府部門沒關係,但公司卻有非一般的能耐:可以和非洲幾國簽得開礦或油井合約,然後把石油賣給中國國有油公司,並可以和中國四大國有銀行之一取得巨額貸款,為那些非洲國家建造鐵路等大型基建。

  調查報導中心指,透過在香港成立公司,讓他們從中資銀行取得貸款,投資非洲國家的基建,而中國可購買石油等重要資源,似乎成為中、非兩地合作投資的新模式。

  報導還訪問了長期監察全球資源運用及會否涉及貪腐的非政府組織「全球見證」(Global Witness),他們說,非洲國家有權力人士從中取利,並可還利用層層疊疊的海外公司,切斷自己和這些大宗交易的法律關係,令人難以找到他們具體貪腐的證據。

大新聞的採訪關鍵
  關於這篇詳盡報導的調查方法,記者在中心的網站講述了採訪心得,其中,他們提到在香港的公司註冊處進行公司查冊,並如何利用所查得的資料,例如公司董事的名字、住址,作更深入的追查,包括調查公司及公司董事有否涉及法庭案件,還有他們報住的地址,由甚麼人所持有。

  總部設在英國倫敦的「全球見證」,他們的調查員也經常在網上進行香港公司查冊,我和他們有幾次交談,他們對於香港的查冊制度,熟悉程度比很多本地記者更優勝。

  除了本地新聞,很多中、外專跑跨國調查報導的記者,都經常從香港的公司檔案,找到重要線索。我曾採訪的幾個跨國的大型調查報導,例如網絡跨越全球的走私煙集團首腦、中資銀行前高層虧空公款後在香港瘋狂買樓、伊朗國有輪船公司為避開美國的制裁而把大量貨輪遷往香港註冊,都涉及香港公司,我從中找出重要調查線索。

  我在本刊二零一二年五月號撰文指出:(當時)轟動全國和海外的薄熙來案,吸引了很多中、外記者利用香港的公司查冊,深入調查薄熙來及其妻谷開來及他們家人,包括他們的生意網絡及人脈。

合法非法活動
  成立公司進行不同活動,無論是合法的和非法的活動,包括投資、買賣物業、走私、洗黑錢等,是大勢所趨,全世界如是。這些公司並沒有甚麼有業務,絕大多數為了隱藏身份,或在買賣公司持有的資產時,可減輕稅務負擔。

  除了高官(及貪官)、黑幫、商人之外,普通人如你和我,都會成立公司,因為手續輕而易舉,而且所費不高。我近二十年的採訪經驗,見盡無數不同階層、背景的人都成立自己的公司:有些人擁有很多物業,每個物業都以不同的公司持有;有人用公司持有自己的車。

  正因為公司如此流行,查閱公司檔案成為記者日常採訪的重要工作。沒有公司檔案,記者根本無法較徹底地了解高官擁有多少物業,那又如何確定他們是否收入與財富不相稱呢?沒有公司檔案,記者又如何查出高官和某商人暗地裡合作做生意,繼而解釋到為何高官所批的合約,總是那商人投得?

  簡單說,沒有公司檔案,記者如斷臂。

  試想,若果香港的公司資料並不公開,記者又如何揭發大新聞呢?

查冊快又易
  我和很多記者都認為,香港的公司查冊很方便兼資料有用。

  現時,查閱香港成立的公司檔案,可以在網上進行(www.cr.gov.hk),也可以親往位於金鐘政府合署的公司註冊處做。只要在系統輸入公司名稱,或公司董事名字,中或英文都可以,你要索閱的公司檔案就可以即時看到(網上查冊的話,可以選擇把文件傳到你的電郵信箱)。費用每份大概二十多元左右(網上查冊,你可以使用信用咭付款;在公司註冊處查冊,你可以用八達通。)

  查閱快和簡單外,你不用輸入自己的名字,也沒有人問你為甚麼要查閱這公司的檔案,這一點很重要,因為你不用擔心有人(或政府)會追究你甚麼,此乃採訪自由的重要保障。

  可供公眾查閱的公司檔案,全部是公司按香港《公司法》需呈交的文件,例如:成立公司時要填報的公司章程、每年更新的公司週年申報表、及以公司名義向銀行進行按揭貸款的文件。當中,公司週年申報表,是了解公司的重要檔案,因為上面顯示公司的股東、各股東持股量、董事及公司註冊地址等,而股東和董事的名字、聯絡地址和身份證號碼(或者護照號碼)。

查證身份
  眾多資料中,記者認為身份證號碼或護照號碼最重要,因為這是唯一可以識別記者調查目標的方法。

  大家都會明白,很多人同名同姓,好像「陳家強」這名字,我相信單是香港起碼有一百個人叫這名字,擔當公司董事或者股東的陳家強,也肯定不少,記者如何找出那一位「陳家強」就是在政府中當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的陳家強呢?

  公司檔案上沒有董事或股東的照片,給記者去識別;問陳局長哪家公司和他有關?我對高官回答記者查問,不寄予厚望;況且,很多時記者做調查工作時,不宜太早給當事人知道,所以記者唯有在茫茫的檔案中,設法判斷那些公司和陳局長有關。

  由於香港大多數公職人員都要申報利益,記者從利益申報表上都可以找到高官填報的和自己有關的公司名字。繼而在公司查冊中,記者就找到高官在公司檔案填寫的身份證號碼。得到這號碼,記者就可以對比其他有「陳家強」的公司檔案,兩者相同的話,那就代表此「陳家強」就是陳局長。之後,記者就可專心調查這些公司有否值得懷疑的地方。

  因此,獨一無二、永無相同的身份證號碼,對採訪至為重要。

  所有記者都明白,身份證號碼是敏感的資料,所以,記者只會利用它去做查證,從來不會把在報導中把它公開。

  近數月來,因為政府修訂的《公司法》,打算把公司檔案上有關董事及股東的身份證和地址刪掉,引起社會激烈討論。我希望大家看過這篇文章後,明白記者採訪的運作,為何和如何使用身份證號碼等資料。這種調查方法並非香港獨有,而是全世界記者一直都如此做,而很多為彰顯社會公義的報導,都要靠這些資料,才可做成。
下載
相關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活在後真相的信息戰年代

傅景華
2019-09-28

香港傳媒高層訪京團背後

呂秉權
2018-10-22

假新聞 Vs 新聞自由

彭家發
2017-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