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傳媒亦派採訪隊在開戰前作實地報導。
十二年前,從新聞的角度而言,戰爭是這樣打響的:美國有線電視網絡(CNN)的記者,身在伊拉克首都巴格達一家酒店的房間內,窗外忽然出現空襲的火光,記者大叫起來。發生在十二年前那場波斯灣戰爭,是以美軍為首的多國聯軍,以解放者的姿態,進軍科威特與伊拉克南部的多國軍事聯合行動,但因為美國傳媒的主導,戰爭成了美國的軟資產,而這場戰爭也令CNN聲名大噪。二十四小時有線電視新聞與「圖像報導」(Infographic),把戰爭連續劇與連環圖化,開展西方媒體主導世界的「新時代」----又或是西方「新媒體時代」的來臨。
但是,這些不過是餐桌上吃剩的碎屑。
美國軍方讓「合作」的傳媒,分得採訪的優先權,讓名利心切的記者獲得獎項,但在骨子裡,美國白宮與軍方一直視傳媒為戰爭的宣傳工具,合作構造「零?最低傷亡」的無血腥戰爭場面,打一場全理性戰爭,不讓反戰派找到動員群眾的感性藉口,令美軍重蹈越戰腹背受敵的覆轍。
同時,十二年前美國的出兵決定,最初能合理化,除了伊拉克的侵略行為外,卻很可能是從一個感性、噱頭味十足的公關騙局開始。
科威特駐美外交官的女兒,在由美國著名公關公司搭建的美國國會佈景前,哭訴伊拉克軍隊連嬰兒也不放過,從科威特醫院搶走嬰兒,三百多名嬰兒下落不明。片段在美國主流電視媒體播出,美國民眾照單全收,主戰派遂佔上鋒,美國坦克繼而隆隆上路。這個騙局後來被揭發,除了說戰爭是詭道之外,也表現了媒體跟戰爭可以有何負面作用。
全球新聞媒體起哄
美國新聞媒體,亦跟荷李活電影、可口可樂、麥當勞與美國軍事力量,成為雄霸世界的美式文化有機的部份。而各地受眾亦相信標榜專業精神、人權自由與新聞道德的美式新聞,是構成開放社會的不可或缺的部份。
在這十二年間,世界經歷了多場地區性戰爭,媒體在戰爭中究竟扮演甚麼角色的討論,在戰時狀態中,傳統新聞道德還管不管用;新聞工作者在主戰與反戰陣營之間,可否擁有自己的立場;在愛國與人道兩難之間,又應如何取捨,媒體的角色是典型,還是非典型。諸如此類的問題,傳媒工作者一直爭論不休。
無論如何,這些問題都沒法從學術層面來求證,只能通過現實經驗,亦即實踐去驗證。
十二年後,舞台似乎相同,劇本卻迥異。僅由美軍與英軍組成所謂聯軍,在全球反戰的浪濤中,挾解放者的包裝,以侵略者的行為,為石油與美式阿拉伯新秩序,揮軍巴格達。
美國總統喬治布殊,向伊拉克發出四十八小時最後通牒,登時全球媒體磨拳擦掌,立即起哄。有記者形容其中的心情,猶如世界盃首場足球賽開場球證鳴笛般亢奮。
其實,早在最後通牒之前,全球各地包括香港的媒體,都組織記者隊遠赴中東,大做開戰前採訪,找尋那戰前最後一刻的新聞。這些採訪究竟有何價值,實在見仁見智。
老記者懷緬當年如何採訪越南戰爭,年青記者則對戴著防毒面具做現場報導,大感新奇。然而,當炮聲打響,大部份記者又一哄而散。戰地採訪始終不是鬧著玩的事情,香港的所謂戰地記者,跟國際水平仍有很遠距離。這是一場新聞媒體高科技投入的戰爭,數碼化技術、電腦圖像化、衛星傳送、多媒體與多點同步交匯採訪、即時評論、全球化與二十四小時無間斷......像CNN、BBC與許多媒體,即時叫其他新聞「讓路」,在過去近一個月,只執著報導美伊戰爭,世界彷彿因為它而停頓了。
今次,美軍容許五百名記者隨軍,作近距離報導戰情。超過一千名來自世界的記者,雲集伊拉克。美軍這副開放態度,令人嘖嘖稱奇,有記者認為是新聞自由的一次突破。也令不少人相信,這才是民主國家處理戰爭新聞的應有態度。而第二次波斯灣戰爭,順理成章,會成為人類歷史上透明度最高的一場戰役。
人們或許又以為像看球賽般,在家中或酒吧,「欣賞」一場啤酒罐加花生米伴高科技映像管傳送的戰爭。然而,這不過是一廂情願,因為這種戰時新聞自由,不過是一個對新聞工作者的「圈套」。兵凶戰危,記者亦成為攻擊的對象。
假消息的新聞價值
早從布殊上任總統,就有過多次輕蔑新聞界的紀錄,信仰高科技主導戰爭的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經常批評傳媒,鷹派官員根本不是善男信女。
起從開戰的頭二十餘天,交戰雙方除了實體戰外,也打心理戰,而所謂心理戰,其實就是傳媒戰。一開始,英美傳媒就鎖定是美軍發報假消息的渠道,而對象既是敵人,也是全球媒介受眾。
假消息層出不窮,由伊拉克將動用化武與大殺傷力武器、侯賽因父子或傷或死亡、伊拉克人民起義、大批伊軍投降,到營救被俘女兵、美軍被沙塵暴所困、戰線與補給線過長、主戰派犯了戰略錯誤、打不開北方戰線、戰爭會打多久的預測與實際的傷亡數字,太多的假消息,使受眾根本分不清楚哪是虛擬,是刻意的誤導;哪是真實,是真正的新聞價值所在之處。
那邊廂,在實體戰上只擁有五、六十年代武器的伊拉克(其稍先進的武器似乎都在上一次戰爭中給消滅了),也利用媒體大放煙霧,戰俘照片、跟聯軍對著幹言論、侯賽因露面的片段,以小搏大。這種針鋒相對的做法,新聞發佈會為每天戰情解畫,在阿富汗戰爭中,也曾出現過,只是當時雙方實力更為懸殊。
假消息、假新聞的來源還來自新聞工作者自己,個別記者更因此而丟職。
早前美國國防部的官員曾批評媒體搞是搞非,在文官與武官意見分歧上大造文章,它們對戰情根本所知極少,只是從「點」的層次上掌握支離破碎的戰情,即只看到個別事情與局部場面,就以為自己知道了很多,瞎子摸象,從而扮演專家,對戰局指指點點。其實政府比傳媒掌握的更多,後者連「線」的層次也未到,更遑論全面。
這種批評,只是道出了客觀世界與媒體主觀的關係,了無新意。戰爭的實情,比從新聞所能知道的片段,當然更加複雜,這其實是必然道理。我們不是上帝,人不可能全知,「戰情不可知論」,只不過反映了人類認識客觀世界的先天局限。新聞工作從來都是在「點」的層次上進行,希望藉此透視全局。
媒體或專家誇言可以讓受眾在第一時間,全面掌握事態的發展,不過是商業宣傳的濫調,正如交戰雙方都搶白「最後勝利必歸自己」一樣。
這種批評或嫌流於陰謀論,有論說:儘管人類歷史不斷重覆,但每場戰爭都是新經驗,對新聞工作者尤甚。對這場實體與虛擬同時並行的新戰爭形式,媒體正在不斷適應與調整,以追上新形勢。戰爭需要善後,戰爭新聞亦然,過後的反思非常重要。只是人們埋怨媒體愈來愈不懂得自我反思。
在實體戰上,美伊雙方雖然實力懸殊,但在媒體戰上卻曾有拉踞均勢,「戰爭公關學」成了新一代軍事傳訊人員與戰地記者的必修新課題。
這是一場飛彈跟記者招待會重疊的新類型戰爭,雙方每天新聞匯報,已是例行公事。一個擅於跟媒體打交道、能言善辯的新聞官,跟一位四星上將,對戰情發展,可能更加重要。
然而,交戰雙方利用媒體的方式與心態,其實並無分別,就是不斷向新聞媒體發放有利自己的虛假消息。兵不厭詐,這無可厚非,問題只是今天的媒體工作者如何及能否判斷與清醒而已。
親英美西方媒體的戰情新聞畫面,又有一個怪現象,就是乾淨得像和路迪士尼的節目,看不見血肉橫飛、呼天搶地的場面,叫人不可思議。然而,這卻是認識今次所謂戰爭新聞本質的關鍵所在。
非西方傳媒崛起
現實的戰爭不是荷李活電影,但淨化處理,也屬戰爭宣傳手段之一,直接的效果是令美國受眾降低對戰爭暴力的抗拒,更迷信靠著高科技軍備的優勢,美伊戰爭也會像科索沃戰爭一樣,是一場淨化過的戰爭,讓反戰派找不到窮追猛打的著力點。
另方面,美國軍方則指半島電視台是伊拉克的工具,引起該台的嚴重抗議。而伊拉克電視台也成為轟炸的目標,半島電視台的網站又懷疑給親美的黑客入侵。人們不禁要問,CNN跟半島電視台誰更可信的問題。
美國《新聞週刊》最近便有文章說,如果讀者懷疑除了美國軍隊外,伊拉克戰爭中另一個贏家是卡塔爾的二十四小時阿拉伯語半島電視台的話,到搜索引擎Lycos 50去看看。
說話不無酸溜溜,但今次我們看到一種多元化的媒體新生態登上國際地平線,許多非美國與非英語媒體都藉機擴大市場佔有率,找尋、確立專業形象與訓練人員的大好機會。這次雖然不是大型國際體育盛事,沒有高昂的轉播權費用,但媒體如果要參與今次「盛事」,就要在人力、器材與政治取態上投資。
其中例如中國的中央電視台,CCTV第四台差點成了美伊戰爭的專題頻道,是入世後中國大陸媒體通向世界的新契機,中國官方對報導美伊戰情開了綠燈,顯示了大陸媒體的優厚潛力。另一個全情投入的華語媒體,便是鳳凰電視台,該台在「九一一」事件的表現上曾叫人眼前一亮。
當然,最初宣傳說數天便打完的美伊戰爭,如今一拖再拖,加上淨化過程,受眾已漸失去興趣,若曠日持久,在新聞娛樂化(Infotainment)的前提下,最終或將尾大不掉,淪為票房毒藥。其實,這正是現代人心智麻木的悲哀。
有人認為自第一次波斯灣戰爭,經過十二年的科技發展與新聞全球化的趨勢下,以為這是互聯網對抗電視新聞的新時代,由CNN過渡往CNN.com,這種觀察其實不大準確。雖然,網站資訊為今次戰情提供了非常大量的報導,也發揮了新聞資料庫的作用,在立場取態上,它們更靈活熱鬧。但我們看不出網絡新聞會取代電視新聞,或者可以這樣說,兩者雖然互相爭奪受眾有限的時間資源,但彼此的關係不是互相取代型,而是互相補充型一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