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劫ICQ

2000-03-15

  網上交談(ICQ)是香港年青人的流行玩意,最近多個青少年團體進行了這方面的調查,研究結果不約而同地擔心ICQ會對年青人產生負面影響,並呼籲教師及家長關心這個問題。但同時又有青年工作者大聲疾呼,請成年人不要粗暴干預年青人使用ICQ。究竟在使用新媒體問題上,家長、教師及社工應否介入?介入的理據是甚麼?如何介入?

正確的介入態度及方法

  針對「介入」問題,現時明顯分為兩派意見,憂慮派贊成干預,自由派反對介入。前者認為ICQ聊天室已經成為年青人新的「蒲點」,催化了很多負面的價值觀,「精靈」的年青人在網上更大膽地做一些負面行為,例如撒謊、惡作劇、用網上炸彈、大看色情網頁等,而且許多年青人缺乏自律,不自覺地浪費大量時間在聊天室流連,成年人有需要給予輔導。但後者卻認為成年人如果採取慣常封建手法,制定一套「正確」使用ICQ的方法,著令年青人去跟從,就等如「騎劫了ICQ」,是粗暴干預年青人使用新媒體的自由,褫奪他們享用ICQ的樂趣。這一派又指出ICQ有助年青人宣洩不滿及疏導情緒,故應尊重學生,給予空間。

  其實兩派的觀點各有道理,我們不妨採取中庸的看法。筆者覺得一方面不需要過份擔心ICQ的負面影響,因為大部份年青人都是理性的,也知道道德底線;另方面也不需害怕干預,因為干預不一定是「騎劫」。

  筆者是贊成「介入」的,因為年青人陶醉於使用新媒體的樂趣之中,很少會思考ICQ的缺點,更不會留意這項新溝通科技怎樣影響他們的價值觀和行為,所以成年人是有責任從旁提點。其次,根據一些社工的經驗,年青人其實是渴望知道成年人怎樣去看待他們玩ICQ,以及想了解善用ICQ的方法。可惜很多成年人礙於自己不懂ICQ,反而不敢和年青人就ICQ問題展開討論,更迴避去批評ICQ及指出一些可能產出的負面影響,一來是避免被訕笑;二來是不想被視為「老套」及「講耶穌」。如果成年人的介入純是意見提供,而不是由上而下家長式的訓令及禁制,相信青年人是不會抗拒的。

正視「道德恐懼」

  回顧歷史,每當新的傳播媒體出現的時候,都會引起一股恐懼的思潮,學界稱之為「道德恐慌」(moral panic)。在上世紀最大的道德恐慌是針對電視,認為電視教壞孩子。香港大學副校長程介明教授也曾提及,他小時候坊間流行的一首歌是:「睇電視、害處多,電視教壞D細佬哥。」這首歌反映了上一代對當時崛興的電視所抱的疑慮心態。現時各類新媒體、互聯網、ICQ等紛紛「出籠」,當然也泛起新的道德恐慌浪潮。不少傳播學術文獻指出,這種道德恐慌其實是不必要的,它們只反照了上一代缺乏面對社會變遷的勇氣。引用到ICQ問題上,似乎大家也毋須大驚小怪,正如電視似乎並沒有教壞了所有上一代的年青人,ICQ也未必會荼毒這一代年青人。但筆者覺得不應該漠視和譏諷這種道德恐懼,反之是要正視它,因為對道德恐慌若能處理得當,也有正面的社會功能。

  恐慌往往源於對事件缺乏透徹認識和想不出應對的辦法,事件的曖昧性加上當事人和高度無助感製造了恐懼的心態。人們對新媒體感到有道德恐慌也是基於對新媒體缺乏全面的了解,不知道新媒體會帶領人類走向一個怎樣的世界,大家不知道應該怎樣去面對,手頭上沒有對策,加上看見一些負面影響,便表現得疑慮重重和慌慌張張。

  上一個世紀家長和教師對電視感到十分恐懼,而正正是這種恐懼,促使很多學者及社會人士研究電視,加深對它的認識,跟著尋求駕馭及善用電視的各種方式,例如教導學生批判電視或者鼓勵成立公營電視台去製作優質的電視節目,在這方面道德恐懼帶來了建設性的結果。

「互聯網素養」

  很多人以為傳播學家麥魯恆(Marshall McLuhan)一面倒地擁戴電視,只要看看有關他的傳記,就知道他如何曾經利用零用錢去利誘兒子少看電視(注意:並非「不看」或「禁止看」)。麥魯恆是傳媒教育的先驅者,他的著作《城市就是課室:認識語言和媒體》被視為第一代的傳媒教育教科書。麥魯恆一直倡議人們加強認識新媒體(當時是電視)的特性,研究新媒體怎樣改變社會,他鼓勵人們投身使用新媒體,認為大家只有嘗試用及了解它,才能駕馭它,這樣才不致在新的傳播時代中迷失自己或被時代淘汰。

  同樣地筆者在這裡提出用「傳媒教育」這個方案去處理ICQ帶來的道德恐慌,同時以「互聯網素養」為手段,去「中介」年青人使用ICQ的行為。

  傳媒教育是培養年青人的傳媒素養,目的是讓他們具備認識、分析、使用和監察大眾傳媒的能力。而傳播科技的進步帶來了新的傳媒資訊媒體(即電腦資訊科技及傳播科技匯流的產物),故此傳媒教育的範疇也伸延至新媒體,而「互聯網素養」(Internet Literacy)就成為傳媒教育一個重要單元。

  互聯網素養是指下列幾方面:(一)認識:增強年青人對互聯網的知識,包括互聯網及ICQ的優點和缺點,令年青人對網上聊天室的社會影響有警覺性;(二)分析:培養批判及解讀網上資訊的能力,讓年青人討論及反思ICQ上流通的價值觀;(三)篩選:學習有效率地從事網上資料搜尋及資料篩選能力,並且學習探索怎樣能善用ICQ去結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增廣見聞,或者尋求功課及心理輔導;(四)創作:學習網上多媒體創作技巧,並利用ICQ互通創意;(五)欣賞:培養欣賞電子數碼世界的美學鑑賞能力;(六)監察:學習監察互聯網發展的能力。

  傳媒教育是一門學生為本的課程和活動,它的精神在於鼓勵年青人自我探索,反思傳媒在他們日常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傳媒教育不是要硬銷消費傳媒的「正確」方法,而是在課室、課外活動、社區中心甚至家庭中提供機會,讓年青人從多角度去認識及分析傳媒。傳媒教育學者一直敦促教師、社工及家長,不要將自己的意見及觀點,一股腦兒強加在青年人身上,切勿著緊為他們打傳媒防疫針,反之是跟學生一起發掘批判或者欣賞傳媒的新觀點。

  回到ICQ的問題,正如上文所述,香港近期對ICQ產生道德恐慌,主要是不大了解它是甚麼,又不知道怎樣去應付它。如果香港的家長、社工和教師願意學習ICQ及嘗試使用,能和年青學生一起培養「互聯網素養」,一起討論善用ICQ的方法,相信大可粉碎ICQ是禍害之源的片面假設。

  傳媒教育工作者只是鼓勵年青人學習駕馭ICQ,但並不是建議成年人駕馭年青人如何使用ICQ,故此絕非「騎劫」。筆者認為家長、教師及社工不用浪費時間擔心自己是否干預了年青人使用新媒體的自由,反之是要自問在他們需要你們的時候,有沒有能力給予妥當的輔導,如果答案是否定的話,似乎有心要趕快提高自己的「互聯網素養」了。

 

相關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香港學生反修例運動中網絡關係解體的實證調查

宋昭勛、吳靜、胡欣立
2021-01-11

中國傳媒上的「奉勸」

錢鋼
2020-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