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為人知的數字

2000-07-15

  踏入二零零零年,許多人都開始領略到網絡世界不是一個金礦。特別是經過今年四、五月股巿的升跌、大型外國網站倒閉的事件,所有網絡公司的管理層都得重新想想各類開源節流的方法。

  其中網上廣告仍然是主要的一個收入來源。過去許多公司不斷誇大吹噓自己的網站的瀏覽率如何,但當他們上巿後,一切都得經過執業會計師核証,數字得向股民交代,然而在數字的背後,可有一些地方得小心留意呢?

萬維網賺錢方法

  靠萬維網的內容賺錢,最普及的有三種方法。

  (一)Pay Per View——這是當萬維網誕生時,大家一廂情願的做法。希望網民們像閱讀雜誌般瀏覽萬維網頁內容,付一定數目的款項,閱讀若干內容。然而早在九六年,此已為許多公司摒棄。原因是技術上的問題,例如下載到一半便停機,要收錢嗎?下載了文字,看不到圖畫,要收錢嗎?若要附加其他支援程式來閱讀的資料,程式要額外收錢嗎?儲在cache(暫取記憶體),再電郵給其他人,要收錢嗎?再加上網站的source code(源始碼)開放,和認証保安的技術當未成熟,令這方法沒法子實行。

  (二)訂閱——網民付了一定數量的款項,然後在登記後任意閱讀資料,如《華爾街日報》、剪報公司如Internet Securities、China Infobank、慧科訊業、地產網站如etproperty.com和若干投資網站等。能夠提供優質資訊的網站不多,許多人直到現在仍然努力天天要求《華爾街日報》等公司,撤消收費,原因是網上的文化,正是甚麼都免費。

  (三)廣告——這除了橫額廣告之外,還包括各類如advertorial、電郵宣傳、儲分換禮物等不同的協助閱覽廣告的商業運作模式。

  不管是第一種或第二種,都已經被証明了很難在萬維網上得到可觀的收益,而因為跟免費報紙、免費雜誌和電視一樣,都能提供免費資料,所以許多人都專心提高瀏覽率,以增強廣告收入。

網站瀏覽率背後

  過去一年許多網站公司都在本地或外地上市,因為受到上巿法例監管,所以他們宣稱的瀏覽率,遠要比沒上巿前的公司可靠。

  例如在今年上半年,各上市或快將上市網站曾公告以下的瀏覽率:新浪網——八十萬(瀏覽頁數/日);香港網——三萬(瀏覽頁數/日);天網——一千四百萬(瀏覽人次/日);Quamnet——一百萬(瀏覽人次/日);股壇追擊——一千三百八十萬(瀏覽頁次/日)。

  再細閱還沒公開上巿計劃公司的瀏覽人數,如某漫畫網站、網上漫畫電影網站和名嘴的數字網站,在報章上透露的數字高達每天二千多萬人次,要是不搞清楚,可能真覺得上巿公司已經被遠遠拋離。

  統計數字背後的程式,可以調較現在管理網站瀏覽的軟件,普及的有Web Trend、Net Gravity、Webalizer,或是連同內容管理系統如微軟的site server,或最近為netalone.com入股的Broad Vision,又或是供非常大型的全球入門網站使用的Engage;然而不管利用那一種軟件,都可以作出許多調整。

  假如瀏覽人次是以click rate計算,webmasters可以令軟件把數字定義為當網民離開一頁到第二頁去,便當為已經把該版所有可以按動的hyperlink按了一下。例如甲網站的首頁共有十個項目,網民選了其中一個去細閱,理論上他只看了一頁(第二頁尚在他按後下載之中),但軟件已統計了他十次瀏覽率。當一頁能hyperlink的其他頁大大提高時,瀏覽率便不斷上升。

  於是有人認為必須以頁次(Page View)計算。在美國許多網站為方便使用低階browser的網民都能閱讀,所以不設Frame(畫框),但在香港,許多網站都設有畫框以便控制流程。這做法產生的是,當右邊畫框的內容被更新時,可以調較到左右兩個畫框都同時被按,即已經被按兩次,也可以只按一次;此外,自動彈出的橫額廣告,也可以當做一頁。頁數的計算可以因為這些變數而增多。還有一樣吊詭的地方,是許多網站已經是利用如Oracle、CGI等或大或小的數據庫來因應網民的需要而自動製作出來,只要把統計軟件的configure更改,便可以以資料的記錄來當作頁數。如在搜尋器輸入某位明星的名字,希望找到有多少個網站,結果發現有五百個,但設定了每一頁只能顯示五十個,於是網民看到的其實只有一頁,但搜尋器的統計數字,可以是十頁(因為有十頁資料)或是五百頁,因為有五百個記錄。要公佈那一個,由公司決定了。

  除了click和page的統計數字可以更改,時間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許多財經網站為提供即時資料,所以每隔一段時間,如一分鐘到五分鐘不等,就會自動更新一次——儘管網民沒有按動「reload」或「refresh」的掣——結果是所有的瀏覽率將以更新的次數而提升。假如網民要花兩分鐘才看完一頁,而網頁每三十秒更新一次,即代表他把這一頁看了四次!

公佈數字的疑團

  要是跟美國、英國和日本相比,這些地區多人瀏覽的網站都是各式各類的搜尋器,其中當然以YAHOO!和Excite等著名的獨佔鰲頭。

  可是,如果真如已公佈數字的網站公司來看,香港人偏愛的便是自己做內容的各類所謂入門網站。

  為甚麼稱他們為「所謂入門網站」?因為本地幾個入門網站的資料,都由公司自己動手提供,不是自行找記者、找編輯,便是和許多指定內容供應商提供,很少像YAHOO!、Excite那些,標榜搜尋出來的網站數量和質量。

  以香港擁有電腦人數一百五十萬人計算,其中十份一為每天瀏覽超過一小時的活躍網民(實際數字一定比這個少,因為許多在辦公室工作的人,雖然電腦長期上網,但是工作繁忙,實在不能時常閱覽資料),即有十五萬,根據以上提及的五個網站共二千九百六十三萬的每天瀏覽率計算,這十五萬人便要瀏覽了近二百「瀏覽次數」,如果瀏覽次數是指click rate,還好一點,因為那些網站每一版都有許多hyperlink,才兩三頁便已經超過二百這個數字,但要是以page view計算,假如下載一頁要半分鐘,他們每人得花上一個多小時去看這五個網站,其他網站恐怕非常冷清。

相關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香港學生反修例運動中網絡關係解體的實證調查

宋昭勛、吳靜、胡欣立
2021-01-11

中國傳媒上的「奉勸」

錢鋼
2020-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