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公信力與自我監管的神話

1999-02-15

  我第一次到多倫多福特演藝中心欣賞鋼琴名家殷承宗的《黃河禮讚》音樂會,進入音樂會會場時,很意外地不用恭聽工作人員的擴音器講話,提醒出席者不要吸煙或者不准錄音錄影之類。只見現場數百人都坐在那兒靜待演奏者出場,氣氛之佳妙、詳和,得未曾有,舒服得很。如果同是開一場這樣的音樂會,場地換作香港的大會堂低座演奏廳,恐怕大家都會很熟悉一些演出前「指定動作」,當局播出一段雙語的錄音聲帶,叫聽眾不准做這樣切勿做那樣,一字記之曰:管。殺風景!


電視台往往為追逐高收視而漠視社會的影響。

  由此聯想到,出席音樂會自有一套禮儀和規範,與會者心中有數,發揮自律精神,協助演奏者順利演出。回想近年香港主流傳媒生態,彷彿白卷英雄張鐵生掀起反潮流歪風,打破既有秩序盡向無政府、無規範傾斜。主流業界自以為能在市場上找到最多受眾的,就有資格稱為強勢傳媒!報刊銷量、電台電視收聽率、收視率數字,更成為商業噱頭加以絕對化,當作唯一衡量傳媒表現的指標;為了爭取這個「高」指標,可以不擇手段,可以不理會傳媒專業守則,更不會顧及傳播影響。莫非香港傳媒圈也走到不思長進的退化境地,真的要人家出面管束,才肯去做回自己的本分?

傳媒公信力的危機

  你看,傳媒行業堪稱多事之秋,對內,商業競爭日益加劇,報道手法超越火位,所在多有;對外,引來社會人士惡評如潮,傳媒的可信程度江河日下。

  在市場導向的大氣候影響下,傳播事業有丕變為一種「傳播商業」之虞,新聞工作商品化,部分傳媒業者在廣告利誘下,迎合市場多過報道事實。另外有業者為了製造新聞轟動效應,一再剝削社會上弱勢的新聞對象。新聞守則云乎哉,口惠而實不至。我對業內的觀察是,部分行家甘受制於非傳媒事業出身的管理人的指揮棒,扭曲新聞行業亟需的人文價值觀,放棄專業精神,不惜淪為純受眾主導的買家市場(buyers market)工作者,大言不慚,認為「顧客要甚麼便供應甚麼」絕無絲毫不妥。慢慢地將商業市場的「想要」(wants),取代新聞工作的「需要」(needs)。傳媒商品化、娛樂化和低俗化的主要危機在於,新聞專業守則棄如蔽屣,生產者和產品之間的價值割裂加劇,工作者和受眾的意識對立加深,矛盾不易調和,演變為公信力的危機。自我監管不成,自律機制失靈,有人擔心,政府可能會借助民意加強立例管制。


商業競爭日益加劇,傳媒報道手法超越火位。


  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系發表傳媒可信度(公信力)最新調查結果顯示,回歸一年以來,香港傳媒可信度評分普遍下降,而且是整個新聞界面臨的問題,而非個別機構的現象;究其原因,一來是競爭壓力加劇導致傳媒內部失控,二來是外來政治干預的陰影繼續存在所致。中大新聞與傳播學系指出,傳媒公信力不足,容易引致政府加強對新聞界的干預;一旦負責監察政府的傳媒變成被監察者,將是傳媒的災難和社會的不幸。

美國新聞界立場偏頗

  美國報紙編輯協會去年委託進行的民意調查結果顯示,百分之七十八的美國民眾認為,新聞界立場偏頗;逾八成美國人指新聞傳媒報道煽情新聞是基於刺激的因素,而非取決於新聞價值。最近十年來,公眾信賴新聞程度有減無增,美國傳播學者巴迪根(Ben H. Bagdikian)引述調查數據指出,一九九三年,美國人對新聞抱有的信心,由一九八八年的五成半劇降至只剩下兩成。

  無可否認,在美國總統克林頓性醜聞事件的報道手法及香港陳健康「人辦」問題的處理等事件上,傳媒一再以不當的報道激發公眾責難;而在主流報業中,小報新聞學(Tabloid Journalism)抬頭,絕非一件好事。為了內部監察新聞作業水準,美國部分新聞機構設有類似冤情大使的機制,作為制衡報社不良報道的力量;可惜,全美約千五百家日報當中,肯主動花錢設立類似自律編制的不足四十家。這對於制裁誤用、濫用新聞自由的業者來說,實在九牛一毛。

西方傳媒壟斷現象

  這些橫向的自我監管機制尚屬其次,縱向的傳媒壟斷現象,更使評論人憂慮公眾知情權是否得以保障。在美國和加拿大,講到傳媒集團化,本質就是壟斷化過程。全美國一千五百家日報當中,百分之九十九是以「一市一報」方式經營,缺乏競爭對手。而全國四大電視網絡ABC、CBS、FOX和NBC,加上旗下地區附屬電視台/電台,因為擁有權瀕於寡頭壟斷性質,讓受眾每天看到的,幾乎接近工廠流水作業式的標準化內容,另類選擇不多。


在西方主流報業中,逐漸出現小報新聞學抬頭歪象。


  學者巴迪根關注到,美國人表面上擁有千五張報紙、逾萬家雜誌、上萬家電台、一千家電視台,實際上是二十多家財團包攬全國大多數傳媒機構業務。這樣,二十來個傳媒巨霸的主管,儼然組成私營資訊及文化部(Private Ministry of Information and Culture),長期操控全國民眾耳目。而講到自我監管的文化,不啻是一些超級財團總裁的同儕文化(peer culture),包括軍工企業、石油化工行業、跨國煙草商和娛樂企業等,因此常遭人詬病,社會公器私用化,朝商業利益不斷傾斜。例如,美國廣播公司(American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的母公司是迪士尼集團(Disney Group),一九九五年收購成功時,先後辭退批評過迪士尼的編輯人及評論人。在這類大機構中,所有權出現變動後,不少資深編採人員被高層羅致為管理精英,改由工商管理碩士級人馬出掌編採帥印。類似策略反映了迎合集團的商業利益,多於向新聞的誠信規條負責,遑論創新傳播理念、啟迪公義和善盡社會責任。

社會公器倒變利潤掛帥


在商業利益不斷滲透專業新聞領域下,業界必須發揮自律精神,緊守崗位。

  商人經營傳媒行業,利潤掛帥第一,這樣外行領導內行,新聞報道一方面庸俗化、低俗化,同時更受到所屬財團時隱時現的企業利益所干擾,常使商品消息偽裝為新聞報道加以發布。編輯自主、新聞獨立的原則,不免淪為紙上談兵的笑柄。


外國一些傳媒巨霸,儼然組成私營資訊文化部。


  社會公器一面倒變作榨取商業利潤的機器,有時的確使人灰心。但這是資本主義社會的實情,擔心也沒用。缺乏雄厚的商業實力,根本就不可能辦出一張像樣的新報紙來。好像在加拿大,去年十月創刊的新報紙《國家郵報》(National Post),就是由報業大王布萊克(Conrad Black)經營的,準備跟目前擁有老牌大報《環球郵報》(The Globe and Mail)的湯姆森(Thomson)連鎖報業集團打一場硬仗。加國其他主要報業集團包括多倫多星報集團、太陽報系集團以及Quebecor等。商人辦報的問題癥結在於,一些企業財團對傳媒的壟斷情況,往往限制了新聞報道的幅度,也暗裡局限大眾選擇的範疇。我認為傳媒評論人應該不斷提醒報業主,有沒有自覺提供足夠空間,分隔開新聞和非新聞的業務,使新聞從業員不致在集團利益箝制下自我設限,自我審查,委曲求全,甚至報道不力。否則,所謂傳媒自我監管,不過敷衍受眾的神話吧了。


公信力是一家優秀傳媒機構的基石,報業主亦須主觀努力配合。

發揮自律精神老闆有責

  正如九八年九月發表的《香港電台節目製作人員守則》第四章所說,公信力是一家優秀傳媒機構的基石,必需長時間建立起來的;從業員也要時刻警惕,以保持公眾對傳媒的信賴。另一方面,我認為報業主的主觀努力配合,也是不可或缺,因為光有從業員實踐報道翔實公正不偏不倚力求避免利益或角色衝突,那還是不足夠的。我們必須有勇氣去問,在報業所有權越來越集中,商業利益不斷滲透專業新聞領域,使到資訊傳播過程受到既得利益限制之後,新聞報道究竟漏掉了甚麼。


新聞從業員要時刻警惕,以保持公眾對傳媒的信賴。


  目前需要自我監管的,實在不應止於前線新聞工作者;大老板也要了解到傳媒作為社會公器,並不可能只為集團利益服務。如果業者肯經常反省這個問題,傳媒公信力看來就不用日夕掛在嘴邊,一如福特演藝中心今天已經毋須在每場演奏會開始前,提醒觀眾不准吸煙、不准錄音錄影,諸如此類。事情就是這末簡單。


為爭奪億萬觀眾,美國媒體近年出現兼併壟斷浪潮。

 

相關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活在後真相的信息戰年代

傅景華
2019-09-28

香港傳媒高層訪京團背後

呂秉權
2018-10-22

假新聞 Vs 新聞自由

彭家發
2017-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