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分析局限乃傳統統計學問題

2017-03-23

 「大數據」已成為當今炙手可熱的資訊科技,商務、醫療、社交、教育、政務等領域紛紛廣泛採用「大數據」技術去深入分析相關的網絡資訊,提升應用系統的智能及效率。舉例而言,「智慧城市」是《2017年施政報告》的重點發展之一,香港資訊科技總監楊德斌指出,多個國際先進城市如紐約和巴塞隆納的「智慧城市」規劃都不約而同地圍繞六大範疇而設,包括「智慧交通」、「智慧生活」、「智慧市民」、「智慧政府」、「智慧環境」及「智慧經濟」。他進一步解釋這些範疇如何利用「大數據」科技去改善市民的生活,刺激經濟;由此觀之,「大數據」可說是「智慧城市」計劃的「主菜」。

「大數據」分析之潛在問題

  「大數據」的廣泛應用源於美國。自從美國總統奧巴馬2012年3月推出2億美元的「大數據研究及發展計劃」後,世界各大小經濟體陸續仿效,大力投資相關領域。全球資訊科技企業亦不敢怠慢,積極推出適合的大數據資訊科技方案及產品,更大灑金錢推廣大數據分析的優點及其所能帶來的商機。據觀察,近期不少從事金融、醫療、社會工作、工商業、政務等範疇主管都已被潛移默化,鼓吹「大數據」的功能及效益。然而,「大數據」真的是萬能的嗎?本文引用不同的國際專家報告,反映「大數據」分析之潛在問題。

  首篇報告題為《谷歌流感的比喻:大數據分析的陷阱》("The Parable of Google Flu : Traps of Big Data Analytics"),描述了谷歌公司曾利用「大數據」分析推算2011/2012年度美國流感的趨勢,但結果卻強差人意,估計的流感個案數目遠超過實際數目。而谷歌利用的數據是來自用戶使用的關鍵詞(如「禽流感」)次數及分布作推算分析。專家認為構成嚴重誤差的主要原因是谷歌盲目地廣泛收集關鍵詞,以為越多越好,卻沒有了解用戶查詢時的出發點,結果收集得的數據大部分來自非流感病患者,因此在數據採集階段已嚴重犯錯,自然推算失準。若數據分析全力集中在流感病患者,結果便會截然不同。

  第二位專家是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國際知名學者米高佐敦(Michael Jordon)教授,他最近接受美國IEEE學會雜誌訪問,在題為"Machine-Learning Maestro Michael Jordan on the Delusions of Big Data and Other Huge Engineering Efforts" 一文中指出,「大數據」在現今商業市場被過分炒作,它最後可能只是一場空歡喜,教授更預測「大數據」的「冬天」即將來臨。他認為「大數據」用戶作出假設的速度將會超越大數據的統計範疇,在這情況下數據分析結果難免會出現錯誤,造成大量噪音,影響推算的可靠性。

  從另一角度看,「大數據」用戶往往忽略數據的「動力」(dynamics)。例如在變幻無常的商務環境中,用戶的需求不停在變,那麽昨天的「大數據」分析結果能有效地應用於今天的商務環境嗎?能夠滿足用戶今天的需求嗎?若然不能,我們需要重新進行分析,但昨天採集商務數據的方法能滿足用戶今天的新需求嗎?歸根究底,什麼時候開始分析及什麼時候停止既是統計學應用的老問題,亦是「大數據」分析必須嚴肅面對的問題,但在千變萬化的應用及數據環境下,要應對這個問題更是難上加難。因此佐敦教授進一步指出「大數據」分析服務提供者有責任清楚說明分析推算法的質量標準及其誤差度,做好用戶的「期望管理」(Expectation Management)。

「大數據」的十大局限

  「前車可鑑」,因此用戶在使用「大數據」技術時不容掉以輕心,必須緊慎考慮它在操作上的「盲點」(局限性)。歸納而言,這些「盲點」大致是由於以下網絡數據的不健康特性而産生:

  - 噪音性:網上數據泛濫,資訊內容五花八門,格式也參差不一。要從中過濾與應用需求無關的數據,既複雜亦耗時。

  - 真實性:由於網絡資訊自由,即使在找出相關數據之後,內容的真假亦難以分别。例如去年在美國總統大選期間,在網絡媒體上謡言滿天飛,虛假新聞層出不窮,滲透全美每一角落;“教宗贊助特朗普”、“希拉里向伊斯蘭國(IS)販賣軍火”等假新聞在《臉書》上的分享及點評率遠比傳統紙媒為高。然而,「垃圾入,垃圾出」(Garbage In Garbage Out),基於偽造資訊的「大數據」分析,難免會適得其反。

  - 代表性:真實的數據並不一定具代表性。若然系統錯誤地使用了缺乏代表性的資料作分析的話,結果便會弄巧反拙。

  - 完整性:利用非完整的數據進行分析,結果以偏概全,不盡不實,容易引致誤判。

  - 時效性:某類數據在事件發生當刻可能大派用場,但當事件或時限過後,其影響力未必復再。若然過量的舊數據被用作分析,結果未能反映現況。再者,適時的數據往往因為比舊數據少而很容易被忽略。

  - 解釋性:在「大數據」的分析過程中,基於輸入的數據,算法便會產生及輸出分析結果。在分析過程中,數據輸入如何產生輸出的理據及兩者的因果關係並不清晰,如黑箱作業。

  - 預測性:世事變幻莫測,以前從未發生過的意外絶不罕見,但卻難以預料(分析出來)。因此,有專家認為「大數據」分析是規範的(prescriptive)而不具預測性(predictive)的功能。

  - 誤導性:使用假資訊或錯誤分析算法均會影響结果的可靠性。「盡信書則不如無書」,未經核實及驗證的分析結果可能會造成嚴重的反效果。

  - 合法性:數據内容、採集方法及其使用過程極有可能涉及個人私隱、商業機密及公眾權益等資訊。因此,資訊的安全性和合法性對「大數據」應用十分之關鍵,可是不少企業只顧賺錢,而罔顧這些因素。

  - 價值性:「大數據」不是免費的,企業切忌盲目跟風。數據本身、分析軟件等均所費不菲,因此成本效益的衡量是企業採用「大數據」的另一關鍵考慮點。

推廣「大數據」缺乏人才

  有數學專家指「大數據」實際上只是統計數據系統的升級版而已,上述的「盲點」問題,在統計學上早已解決過,而方案亦適用於今天「大數據」應用。筆者不完全同意這觀點。從統計技術而言,這觀點確實無可口非。首先,應用這技術在「大數據」範疇時,用家必須徹底關注上述統計學的基本問題,避免出錯。再者,在應用層面,「大數據」比純統計複雜,是一門跨領域、應用主導的工程課題。要有效地使用「大數據」技術很需要領域知識及經驗的適當配合,絶對不能單靠統計分析理論。

  所以,推廣「大數據」的樽頸在於缺乏人才,在現今職場中熟悉統計學或個别應用學問的大有人在,但要聘請精通兩者而具多元知識的人才絶不容易。正因如此,香港各大學近年相繼推出數據科學(Data Science)課程,培養高質素的「大數據」精英。

下載
相關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香港學生反修例運動中網絡關係解體的實證調查

宋昭勛、吳靜、胡欣立
2021-01-11

警隊與社交媒體

黃子健、馬偉傑
2017-05-08

2016年度新聞與社交媒體使用行為調查

馬偉傑 周展樑 葉詩穎 伍淑冰 梁俊仁
2016-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