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那隻在迷宮裡一邊吃豆豆、一邊逃避四隻小鬼的黃色小精靈嗎?這款由日本遊戲設計師岩谷徹於1980年創作的《食鬼Pac-Man》,今年正式踏入45周年!

一個黃色大嘴巴,徹底改變了整個遊戲世界。《食鬼》推出後迅速成為全球現象,在多個商業領域掀起熱潮,除了成功「入屋」,登陸家用遊戲機,還推出過電視卡通片、流行曲和小說,甚至推出時裝系列。近年食鬼還在不少電影中客串登場,至今已創造約140億美元收入,更被《健力士世界紀錄大全》評為史上最賺錢的街機遊戲。

當年它顛覆了以射擊與暴力為主的遊戲主流,簡單、可愛、非暴力的設計,成功吸引大量女性與各年齡層玩家,成為遊戲界劃時代之作。而《食鬼》的影響力亦觸及了科研領域,幫助科學家了解人類,甚至靈長類動物的大腦是如何解決問題。

2007年倫敦大學用類似《食鬼》的遊戲,配合MRI掃描,發現人腦在「逃離小鬼」時會啟動快速反應區域。另一項研究就指出,原來獼猴能在遊戲中做出「層級式決策」,這種能力以前只認為人類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