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世代」在網上發布內容的原因:自戀、休閒沉悶和滿足需要

2010-08-14

  從年初立法會外反高鐵集會,「惡搞」政府的政改「起錨」宣傳,以至建立Facebook群組反對大浪西灣建私人會所,在網上發布內容的網民,漸成為動員參與社會活動的一股勢力。而近日當有社會事件,報章亦漸喜以「網民評語」作為配稿之一,反映市民心聲。可見網民發布內容(User-generated Content Online),已開始獲得關注。

  美國作家Dan Gillmor早在2004年已經提出公民記者(citizen journalism)概念:報導新聞再非專業記者專利,受惠於網絡普及,普通市民亦能自發搜集、分析、整合新聞素材,在各式平台公諸於世。

  現時本港流行談論的「八、九十後」,就是網絡言論的一群中堅分子。他們樂於在網上分享個人生活點滴,以至在網上論壇、個人網誌抒發對政經話題之己見。海外有一近義詞「網世代(Net Generation)」,意指1977年至1997年出生的青年,與中港兩地「八、九十後」意思相近。「網世代」在青少年或更早時期,已經歷互聯網崛起,因此部份生活習慣或人生觀,無可避免地被網絡世界所塑造。本研究期望探討他們在閒暇時間於網上發布內容的原因。

「使用及滿足理論」
  研究在本年3月至4月進行,邀請了344名適齡(13至33歲)網友填寫網上問卷。其中男網友約佔47%,63%受訪者個人月入低於$10,000,亦即本調查受訪者之月入中位數。受訪者中約67%表示已獲得學士或以上學歷。在網上發布內容方面,受訪者參與Facebook等社交網絡最多,平均為3.74分(以1分最低,5分最高);其次為影片分享或視頻交流網站(2.88分),詳情見圖一。

  研究主要利用傳播學中的「使用及滿足理論(Uses and Gratifications therory)」框架,探討網民在網上發表內容的動機和所得益處。根據學者Rosengren(1976)、Katz & Blumler (1974)的定義,在這個框架下,媒體受眾並不被動,相反他們都各有所求,因而會按需要主動選擇參與特定的媒體活動。由於受眾社會背景及心理狀況不同,他們會選擇不同媒體,使用方式亦各異。回顧「使用及滿足理論」過去的研究結果,媒體用家之所以選擇有關媒體往往基於各種目的,如娛樂、尋找資訊、社交、逃避現實、放鬆身心等。歸納各文獻,在網上創造內容的動機大概可以包括以下四個:

1)「關愛(show affection)」—對親友展示鼓勵、感激或幫助別人

2)「需要認同(recognition needs)」—建立個人形像、提升自信、獲取尊重和支持

3)「群體需求(inclusion)」—在別人生活中佔一席位、找人傾訴、了解自己和別人

4)「抒發負面感受(venting negative feelings)」—表達不滿、向人報復、宣洩怒氣

  本研究沿用過往有關這些動機的量度方法,訪問了「網世代」十八條相關問題,以量度他們在各動機的數值。數值越高,有關動機越強。結果顯示,「網世代」這四種動機越強,參與製作網上內容所花的時間都會越多。另外,動機不同的「網世代」,亦會選擇不同網上平台發表內容。「關愛」動機越強的「網世代」,越多在社交網絡(如Facebook)提供內容;「需要認同」的網友,則會在個人網誌(blogs)和參與論壇(forums)較多;至於對「群體需求」重視度越高,會更多選擇在網上論壇(forums)和在個人網頁發布主題或回帖。此外,常常需「抒發負面感受」的,更樂於以網上評論(如網上食評OpenRice、各消費評論網站)、網誌、論壇、個人網頁、視頻網站和社交網絡作宣洩途徑。

  除了動機外,本研究亦探討了驅使「網世代」在網上發表內容的心理特質。「Web 2.0」興起,不少網絡均能向用戶提供私人版面,加上攝錄器材的普及,正正鼓勵用戶把自拍照片和錄像上載網站供人閱覽。其實,年青人於自己的網絡空間擔當主角無可厚非,但部份人卻因此遇上尷尬情況,甚至麻煩。例如有紀律部隊人員在執勤期間自拍照片並上載、女會考生拍短片以港式英語批評監考員英語水平等,皆成一時熱話。有人批評網絡「自戀」(Narcissism) 成風,亦有外國文獻指現今青少年越趨自戀。究竟「自戀」行為與「網世代」的網上活動是否有關聯?

  此外,研究亦探討「網世代」的「休閒沉悶(Leisure Boredom)」程度,Iso-Ahola (2003)認為人在休閒時間沒有稱心的活動填充,就會感覺沉悶。多項研究已證明,「休閒沉悶」會令年輕人容易投入上癮的活動,包括吸煙、酗酒、吸毒的風險。問卷以各五條問題量度受訪者的「自戀」和「休閒沉悶」程度。量度「自戀」的間題如:「有機會時我樂於表現自己」、「我希望在世上獲得名譽」、「我喜歡成為焦點」、「我會一直爭取獲得應有的尊重」。而量度「休閒沉悶」則有:「我通常不喜歡自己的消閒活動,但又不知道還有甚麼別的可做」、「消閒活動不能令我興奮」等。研究發現愈「自戀」的「網世代」,整體花於網絡發布內容的時間會愈多。「自戀」程度愈高的受訪者,更傾向增加參與社交網絡、個人網頁和網誌。至於空閒時間愈感到沉悶的受訪者,在網上論壇、個人網頁和網上評論發表內容會顯著地愈多,尤以後兩者為甚。

結論
  研究結果歸納了六項「網世代」進行網上發布活動的動機和原因,例如「關愛」、「需要認同」、「群體需求」、「抒發負面感受」、「自戀」、「休閒沉悶」;當中除了「休閒沉悶」外,這些動機均與受訪者的網上發表內容的總時間有正面關係。而驅使「網世代」選擇參與不同的「Web 2.0」平台的動機亦有差異。例如要表達「關愛」,會選擇社交網絡(SNS如Facebook,MySpace,和Friendster等);要「宣洩負面情緒」的,會到評論網站(可能要將各種消費期間的不快經驗公告天下);重視「群體需求」的則會在論壇張貼主題、回應別人意見、加入討論等;至於在個人網誌展示識見或藝術水平的網友,則可能「需要認同」。調查結果印證網上活動並不能籠統視為一體。在「網世代」眼中,不同的「Web 2.0」平台,皆有不同的用途,他們會隨動機,於不同平台進行內容發布。

  正因如此,驅使不同的網上媒體會有不同的內容風格,這是值得再深入探討的。隨「網絡市場學」的潮流越趨熾熱,商界爭相進行網上行銷,但除需考慮各「Web 2.0」平台的不同特性外,還須顧及當中的內容風格差異,並以此制訂最具效益的銷售策略。此外,媒體、政策研究機構,以至政府打算從網上了解「網世代」的民意時,亦不宜只聽「一家之言」,應歸納各平台上之言論,以獲取對民意的更全面認知。

  趨向「自戀」的「網世代」選擇在網誌自我宣傳,結果符合Buffardi & Campbell於2008年的結論。但較自戀的受訪者,同時亦會更繁密參與社交網絡。自戀的人普遍被標籤為自私、對人漠不關心,但研究卻顯示他們喜於透過社交網絡關心親友。社交網絡上,用戶的留言、圖片以至短片,有否流露複雜以至矛盾的情緒,則需要進一步的「內容分析」研究才能知曉。

  值得一提的是,「網世代」的個人背景,包括性別、教育程度、每月收入,與他們在網上發布內容的多寡並無顯著關連。原因可能是電腦硬件和網絡服務的價格不斷下降,加上「Web 2.0」平台內容多元化,應有盡有,幾乎人人都能覓得空間發布內容,可見「網世代」之間並沒有明顯的數碼鴻溝。
下載
相關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香港學生反修例運動中網絡關係解體的實證調查

宋昭勛、吳靜、胡欣立
2021-01-11

警隊與社交媒體

黃子健、馬偉傑
2017-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