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報道的前世今生

2015-06-02

  客觀報道,是傳媒中人及公眾衡量新聞質素和新聞從業員表現的重要準則。不過,客觀報道的準則從來都難以「客觀」— 始終新聞製作並非科學實驗或數學運算,難有一套放諸四海而皆準的「答案」。新聞工作者本身的角度和採訪經驗,以及各社會持份者對「客觀報道」的詮釋及理解,必然有所不同。是故再多的守則、再多的培訓、再多的溝通,新聞製作永遠都會有爭議,新聞從業員永遠都要面對來自社會的批評。

  本文嘗試闡釋新聞學對客觀報道的理解,並重温客觀報道這準則成為新聞製作的金科玉律的歷史源由。最後,我將探討客觀報道這準則將會面對的社會變化和挑戰。


客觀報道的三層理解

  按學者 Maras 的分類 (Maras, 2013)1,我們可以三個層面去理解何為客觀報道。其一,客觀報道是一種價值判斷,用以斷定新聞製作是否符合社會期望及道德要求。我們日常談及的平衡多元聲音、以事實為依據、避免過份煽動社會仇恨 (例如鼓吹種族、宗教衝突)等原則,便是大家對新聞的社會角色和新聞工作者的期望,亦大慨是我們評價新聞是否「客觀」的準則。有趣的是,雖然客觀報道的概念予人撇下個人情感和既有立場的感覺,但事實上,當大家談起何謂「客觀」時,卻難免要以不同的價值觀,以至是主觀意願加以詮釋。

  其二,客觀報道亦是新聞製作過程「理性化」(rationalization) 的一種現象。這裏所指的「理性化」,是透過一系列的工作程序、習慣和「行規」,使新聞行業以至社會都覺得新聞就是「事實」的一套程序理性。例如:透過訪問不同的消息來源,使人們覺得新聞工作者所報道的新聞並非「老作」,而是「事實」;把不同立場的訪問談在一起,使人們覺得新聞工作者已盡了「平衡報道」之責,並無偏頗;探訪具權威的消息來源,使人們覺得新聞所報之事有「事實」根據。這些製作程序和「行規」,便是新聞工作者回應社會各持份者批評其新聞「偏頗」、「不實」時的重要反駁佐證。

  不過,相信「行家」們都知道,這些「理性化」的程序,亦留給新聞工作者不少「製作空間」。例如,「借佢把口講出黎」這句話,應是「行家」們常用的採訪技巧。此外,即使是呈現社會多元聲音的平衡報道,也可以有很多選擇,亦可以在剪輯中決定用那一句「金句」作為「事實」。「理性化」的「行規」,使新聞工作者要多做不少工夫,但這些工夫亦是維持「客觀報道」這道德光環的重要元素。

  其三,客觀報道亦可以是一種特定的語言和寫作方式,使人們覺得新聞就是「事實」。「倒金字塔」式的寫作方式,重點及「六何」(何時、何地、何人、何事、如何、為何)先寫,支節下文再交待,可使讀者覺得消息「重要」及「真實」。避免用第一人稱以及過多的形容詞,亦為了予人「客觀」的感覺。

  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原則。客觀報道的出現,跟資本主義及社會科學的興起有關。「新聞紙」的出現,本來跟文宣及「啓蒙」息息相關,意在教化民眾,以至是鼓吹某種主張。後來社會工商日漸發展,大眾對資訊需求日增,新聞報刊不再依靠政治黨派勢力的照顧,改以「賣」新聞維生。要「賣」新聞,則要講求新聞的公信力和社會認受性,是故新聞要「客觀報道」,予人「事實」的感覺,人們才有意願「購買」這些「消息」。

  此外,社會科學的出現,使人們慢慢相信研究人類社會跟研究自然世界一樣,是要「發現」一些存在於主權意念以外的「事實」。光合作用、地心吸力等現象,不會因地而異;而人類社會的組織形態,亦可用科學精神加以探究。社會科學的出現,使「客觀」地發現「事實」的意識大行其道。這現代思潮也是「客觀報道」成為新聞製作的金科玉律的時代背景。


客觀報道的挑戰

  不過,隨著時代改變,客觀報道這新聞界金科玉律,也正面對越來越多的爭議。首先,資訊的生產供過於求,使「客觀報道」的「事實」已經越來越無法滿足社會的胃納。如今資訊幾乎隨手可得,而且「要多快有多快」——傳媒之間「鬥快」把最新資訊送到人們手中,是故單是「客觀事實」已不足讓傳媒於競爭激烈的環境中生存。

  在這社會情況下,傳媒通常只有以下法門。

  一,是資訊評論化,把「事實」和「評論」結合起來,以獨到、有趣的透視力強的評論留住讀者、聽眾或觀眾。是故無論是電子傳媒、文字傳媒及多媒體傳媒,都要考慮製作更多、更新奇有趣的評論節目和評台去「留客」和「吸客」。

  二,是大家早已習慣的資訊娛樂化,務求不要「悶親」讀者、聽眾或觀眾。以上兩者,均使新聞製作的流程、「行規」以至是評審準則,跟「客觀」的意識日漸商榷。

  再者,近年社會運動於香港興起,亦衝擊著「客觀報道」這準則的道德光環。隨了社會上多了聲音批評傳媒的報道手法外,更重要的,是大規模的社會運動使新聞界出現了一場又一場的爭論:在社會公義的大是大非面前,新聞工作者是否還要維持那些講求平衡報道、中立、不偏不倚的「客觀」準則?當連新聞自由本身也受威脅時,難道新聞工作者不應拿起社會公器去捍衛底線嗎?在香港社會的矛盾、撕裂、以及社會動員日漸大行其道的趨勢下,這些難以回答的問題,看來將會繼續纒擾香港新聞界。


1 參考資料:Maras, S. (2013). Objectivity in journalism. Cambridge: Polity Press.

下載
相關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香港學生反修例運動中網絡關係解體的實證調查

宋昭勛、吳靜、胡欣立
2021-01-11

活在後真相的信息戰年代

傅景華
2019-09-28

香港傳媒高層訪京團背後

呂秉權
2018-10-22

假新聞 Vs 新聞自由

彭家發
2017-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