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新聞定義迷宮

2004-10-14
媒介「暴露」虐囚及斬首影像引起爭議。
打從傳播活動伊始,不論新聞與傳播事業衍展,抑或新聞學、傳播學的深化研究,其實都源自與環繞著一個實實在在的元素----新聞(NEWS)!而諷刺的是自有新聞傳播史以來,千百年間,甚麼是新聞這一老掉牙的間題,卻一直存在著,而且言人人殊,迄今莫衷一是。


早期定義言簡意賅

世質民純之世,本著口頭傳播、肢語傳播、符號傳播與文字傳播來生活,祇要能滿足新聞饑渴(news hungry)便為已足。故早期的新聞「定義」,大都頗為言簡意賅。例如,唐初(西元七零五年左右),吾人之《新唐書》卻已點出新聞之功能說:「恨天下無書,以廣新聞。」又如,十七世紀初在英國出版之《希鼎字典》(Haydn's Dictionary),即解釋北(N)、東(E)、西(W)和南(S)四方所發生的事件,即為新聞,故「東西南北」,曾經多時為節目或欄目名稱。浪漫一點的尚且說,新聞就是新(New/Freshness/Newly happened),新聞不是舊聞,甚而說成係「新(New) 的總和(News)」。不過英文NEWS一字,係源自拉丁文之NEWES,作「如是我聞」,祇能表達新聞五湖四海屬性(天地間皆是新聞,新聞中另有天地),俾作茶餘飯後談興。

新聞原有階級聚焦性。無他焉,新聞成品內涵,往往在紀錄、運載與傳達一種攸關眾人生活資訊(故時至今日有所謂的「營生新聞」),則中古時期影響百姓至鉅、動見觀瞻的王室新聞,同一般百姓消息相比,自然成了注目焦點。我國古代之漢唐《邸報》,史家固稱之為斷爛朝報,即美洲新大陸新移民,在新大陸安頓之後,仍祇將英廷皇家貴族消息,方視為新聞。遲至十九世紀後期,有「報人中報人」之稱的美國著名報人丹納(Charles A. Dana),接掌《紐約太陽報》(New York Sun)後,為了急於甩脫這種疲態,才為新大陸報紙新聞,下了一個怪趣、但隨後百多年當中,經常令人掛在嘴邊的「定義」----狗咬人不是新聞,人咬狗才是新聞。這一誤導性講法,不啻為往後聳動性、煽色腥新聞開了「法源」。其實除此之外,丹納曾經更強悍的說過,「新聞就要令得人拍案驚奇(exclaim)」!


新聞商品化

隨著社會發展複雜化,重商主義(mercantilism)與政治思潮在二十世紀之初,席捲全球。新聞屬性由原本之人文傾向,謂係精神食糧(spiritual goods)講法 (二十世紀末頁大陸仍有某些學者以 「精神交往論」為立論課題,其中一個主要論點是,新聞本質,是由記者的心靈深度和廣度來決定的),漸次向市場化傾斜。例如,其後成為新聞學者的華萊煦(M. Walloch),即曾下定義說:「新聞是一種商品,由報紙分配,供給認識文字者以消息,每天把新鮮的東西送到市場,但是具有腐敗性的。……其製造的慎重,品質的優良,以及目的純正與否,均反映了製造者的名譽可以信任與否?若以虛偽代替真實,或者捏造消息,都是欺瞞公眾的信任,對一般人心的健康,不啻是一種威脅。」

新聞商品化極致,成了今日之市場導向新聞學(market orientation journalism)、市場驅動新聞學(market-driven journalism),一窩蜂衍展成了今日之「新聞廣告化」、「廣告新聞化」、公關新聞稿以及罐裝新聞之包裝。伴隨帝國主義而四處肆虐的帝國媒介,也不停在新聞定義上,傳達帝國主義猙獰面貌。例如,十九世紀將結束之際,在黃色新聞(Yellow Journalism)狂潮中,贏得「黃色中的黃色報紙」之稱的美國《丹佛郵報》(Denver Post)負責人龐尼爾斯(F.G. Bonfills),即曾口出狂言的以為新聞可以這樣下定義----羅浮街上一條死狗,比起中國一場水災,更令(美國)人感到興趣!

而在共產思想煽擗坐U,馬克斯、恩格斯和列寧等共產巨頭,將報刊視為無產階級奪取政權、堅實和開展既得政權利益的武器,極端重視媒介宣傳(為黨喉舌)、鼓動和組織群眾功能,毛澤東則繼承馬列諸人餘緒,將報紙集中和統一,以新聞為政治手段,新聞工作規律於焉喪失。在中國共產黨早期新聞概念中,新聞本質真實無疑是被視為第一Y,但這個真實,指的卻是看風頭火勢的「政治正確」,令新聞流於「假、大、空」,故而早在一九四四年年中,《晉綏日報》即曾發起過反對記者在新聞中,作虛做假的「客里空」運動,掀起了一陣子高潮。


以新聞作為政治手段

在此四零年代中,希特拉和墨索里尼諸人,更認為「新聞即政治性本身」,厲行法西斯主義新聞理論,透過報紙重複和誇大宣傳,令民眾相信其謊言為真理。大陸「文化大革命」時期,四人幫承此極左「理論」餘緒,要報紙橫掃一切牛鬼蛇神,必要時可把「事實」加入「新聞」內。文革之後的九十年代初期,向來主張「新聞歷史一論」的新聞學者甘惜分教授,對於媒介仍把「舊聞變新聞」的做法,仍大生不滿。相對之下,在一九四三年延安整風運動期間,所提出的「新聞是新近發生的事實報導」,新聞行家陸定一力主事實在先,新聞(報導)在後,則殊為可取。


不同學派觀點

其實想「一刊打盡」所有讀者的報館負責人,向來都為新聞定義而擔心,而不斷地提出各樣經驗性定義。例如,曾任《紐約時報》副總編輯的麥紐爾(Neil McNiel)即曾說:「將當時熱門話題裡的事實、事件,以及對報紙本身讀者重要的編纂起來,就是新聞。」責在教明日傳媒人的新聞傳播學系教授,自有他們的理想、心得、堅持、期望與傳承,然則如何「理論指導實務」呢?也許,早期著作不俗的美國新聞學者查萊(M. V. Charnly)那學院式定義,可見一斑:「新聞乃是對事實或意見的及時報導,此等報導,對相當多的人而言,具有興趣或重要性,或兼而有之。」不過,也由於二戰後,以美國為首的學院、學派發展蓬勃,記者與消息來源共舞與新聞是製造的說法已甚囂塵上,從社會學、社會心理學角度,再高一層、更抽象化地去詮釋新聞,在學院、學者中攪得揚揚沸沸。例如:有將新聞定義為:新聞工作者與不同消息來源,根據各自認定之社區利益,共同建構社會真實,雙方各自動員本身組織資源,嘗試去定義、或詮釋社會事件與議題,在情境中的特殊意義。

另一個定義則為:一段由守門人客觀且理性的專業處理過程,到閱聽大眾主觀且感性地接收的連續、而且持續進行的情感與認知的對話狀態。

之所以有這些詮釋,則可以用不同學派觀點去探研。例如:就實證主義的新聞論點而言,因為它相信客觀真實存在,並可運用某些方法去探求其內涵,語言與事實乃係一種對應關係(如同鏡子之反射般地用來指涉事實)因此,新聞是「作者」(新聞工作者) 對事實的忠實反映,事實如何演變,作者就應忠實地呈現(或反射)給讀者(因此特別強調記者之實地採訪的重要性)。

就語言學觀點而言,因為它認為語言是經驗組合的工具,語言係自成一個世界、而且有其特定邏輯(但與真實世界中之邏輯關係,未必符合),而新聞語言則僅能反映部份真實,並且是以語言中的特殊表達方式(例如,引用來源),來「誘使」讀者相信其言為真(是說擬真,即盡量做到真實的擬真報導)----因此,新聞語言,不但建構了真實,也連帶地,建構了報導者的地位。

就美學觀點而言,因為它的看法是:作者(新聞工作者)並不獨立於事實(或事件)之外,而是在報導過程中,會不斷就外面世界的事實(或事件),與本身的主觀認知,來回游走,作者更會以其獨特及主觀眼光,去巡視世界,體察事實----因此,新聞是透過x事報導手法,期望引發讀者興趣(距離較遠讀者較易受到作者的x事影響),令之關心新聞內容,是否令他感到畏懼、激情或動容,而不在乎是否屬實。

所以,因為囿於這些觀點,故而有新聞傳播學者更進一步歸納出所謂報導新聞,其實並非在報導事實,事實是經由觀點、角度與價值,而主觀地「界定」出來的;界定,也就是「意義」的賦與。由是,新聞的處理,已是一種對「事實」的選擇、安排和解釋等的「意義化」過程。媒介所呈現的,是解釋社會學所說的「符號真實」(symbolic reality),是人們以語言、圖像、制度、儀式策略 (行規、守則),以及以任何表情達意方式,所呈現的事實情境,這是一種架構也就是一種意識形態----甚至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


新聞自在人心

新聞道德論者雖然強調,凡心之不安,誓不下筆,但除非國家機器成功打壓,否則,縱然冒著誹謗、國家安全與軍事機密等等指控,媒介也必以新聞自由、自主為擋戰牌,而一吐為快。美國媒介「暴露」虐伊囚犯與商人柏格(N.Berg)被砍頭照片,之所以引起爭議,正是這種情緒寫照。從實務上視之,其做法適當與否、對新聞內容傳真性支持度高低,恐怕祇流於「各說各話」,自由心證、甚至「新聞自在人心」,難以有個令人全然信服的說法。

歸根究柢,新聞是事實在媒介上的「再現」(representation),但在這再現過程中,它卻受媒介環境、編輯政策,新聞方針、媒體風格、媒介信息載量;新聞本質、價值、來源、特性(特點)、功能、工序、傳播過程、呈現方式、「政治正確」以及對社會影響力等等,有形與無形條件的堆砌,此之所以現今一般媒介,已鮮少提供「定食」或「套餐」(把自以為是的新聞給閱聽人),而流行「自助餐」或「超市購物」型態(提供最多、最大新聞資訊量),讓閱聽人「自取」!新聞定義之難下,也就在此----任何定義都祇能摸著那「大象」的一部份,難以窺其全豹。

也許,半個世紀之前,有美國廣電新聞之父之稱的孟若,對電視新聞之批評,也同樣適用於吾人今日之媒介新聞種種爭拗----「電視新聞所面臨的最基本問題,就是在它的成長中,伴雜了演藝、廣告和新聞,這三種並不相容的結合。這三者的任何之一,都是有著嚴格界定的專業,但是當把它們混為一談時,則將煙塵滿天,永無寧日。」對「新聞亂象」真是一針見血,旨哉斯言!
相關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香港學生反修例運動中網絡關係解體的實證調查

宋昭勛、吳靜、胡欣立
2021-01-11

活在後真相的信息戰年代

傅景華
2019-09-28

香港傳媒高層訪京團背後

呂秉權
2018-10-22

假新聞 Vs 新聞自由

彭家發
2017-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