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南亞海嘯報導看市民新聞學的崛起

2005-04-14
 
南亞海嘯死傷人數數以十萬計,震驚全世界。那麼,這一切是如何發生的?令人談虎色變的巨浪是甚麼樣子的?海灘上的人是如何被捲走的?海邊的建築又是如何被夷為平地的?

對於這些問題,全世界任何一家主流媒體都無法回答,而能夠給我們答案的是那些海嘯的倖存者。在這次不幸事件中值得慶幸的是:數碼照相機、數碼攝像機、移動電話、短訊、電腦網絡、視像電話等個人傳播技術的進步與普及,為普通人提供了傳播新聞的技術支援,讓現場目擊者可以積極、主動地捕捉和傳播新聞資訊。這些文字、照片和錄像隨即被世界各大媒體和網站轉載和轉播,而更多的來自倖存者的娓娓敘述和震撼人心的圖像,則散佈在眾多的博客網誌(weblog)中。人類第一次由普通人和隨後加入其中的專業記者一道,完成了對這一重大新聞事件的強力報導。


市民新聞學的內涵和沿革

這次南亞海嘯報導使得近幾年來初露端倪的市民新聞學(citizen journalism)快速崛起。市民新聞學又稱參與性新聞學(participatory journalism)、開放性新聞學(open-source journalism;public journalism)、草根報導(grassroots reporting)等,是指普通市民通過日常科技(諸如移動電話、數碼相機、電腦網絡等通訊工具)向廣大受眾選擇、撰寫、分析和傳播新聞資訊的行為和現象。

市民提供獨立的、可靠的、準確的、廣泛的相關資訊對於民主社會的發展大有裨益。

二十世紀末,市民新聞學的理論研究和實踐在美國呈燎原之勢, 許多報刊深入社區尋找新的報導視角,以座談、民意測驗、徵求意見等方式讓市民參與到主要公眾事件的報導中,積極鼓勵讀者成為記者或評論員。根據美國知名的普優公民新聞中心(Pew Center for Civic Journalism)的報導,美國一千五百多家日報中,至少有百份之二十在一九九四至二零零一年間從事了某種形式的市民新聞學實踐,幾乎所有報刊承認其對社區的積極作用。

然而在這場「公共新聞」運動中,並非每個人都對市民新聞學持支持和開放的態度。市民新聞學鼓勵參與的同時,新聞組織仍會利用議題設置和人員甄選等方式對新聞報導進行控制。所以這個時期的新聞報導,本質上還是以新聞媒體和職業記者為主導的傳播活動,普通公眾的參與只是媒體一場新聞報導業務的改革,而媒體在其中的組織和領導地位是不容置疑的。

然而,伴隨著電子郵件、聊天室、留言板、博客網站等互聯網科技的出現與發展,社會公眾終於可以不需要專業記者作為仲裁人和守門人,便能自主傳播資訊、發表觀點甚至組織輿論。網絡傳播使得每個讀者都能成為記者,而且人們更趨主動地尋找正在發生的新聞,有時候還通過相互合作完成新聞報導。市民新聞學所倡導的這種真正意義上的公眾參與,對新聞傳播格局產生了重大影響,因為受眾現在有更豐富的可供選擇的新聞來源渠道。雖然主流媒體不會因為雨後春筍般的博客網、論壇、網上社區等的出現被擠垮,但是它們的權威性已經受到挑戰,一些博客甚至開始了監督專業記者的工作,糾正他們報導中的錯誤和偏見。

網絡時代的市民新聞學對傳統新聞媒體的使命進行了重新定位,過去的「為人民」 報導(for the people)發展到了今天的「讓人民」報導(by the people)的歷史性階段,這種嬗變對傳統新聞媒介既是挑戰也是機遇。

回顧和研究市民記者在這場世紀災難中卓越的傳播行為與表現,有利於我們更深層次地思考和探索,將新聞媒體固有的優勢與公眾自發性的新聞傳播行為相結合的有效途徑,把握明天的大眾傳播發展趨勢。


網絡博客勞苦功高

Weblog是Web 和Log的組合詞,Web指World Wide Web;Log原義是「航海日誌」。Weblog簡稱blog,是網絡日誌之意。Blogger或Weblogger,則指使用網絡進行日常記錄的人,中國大陸譯為博客。 博客在這次海嘯報導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彼得.格裡芬(Peter Griffin)是印度孟買的博客和作家,在聽到海嘯新聞數小時後即開辦了一家博客網,很快有數百名來自災區和其他國家的博客加盟其中並上傳新聞,組建了「東南亞地震及海嘯博客網」 (SEA-EAT),三天內該博客網的點擊率就高達十萬人次。

網名為莫肯迪(Morquendi)的博客是最早從斯里蘭卡災區發送消息到外界的人之一,他來自現場的第一手敘述,迅速通過網絡傳遍世界。在他徘徊於投入救災還是通過博客網站繼續向外報導災情之際, 很多網友熱情回帖給他,感謝並支持他繼續報導,認為這比他投入到救護工作中更有價值:「投入救災工作能幫助幾十人或上百人,但把消息報導出來給全世界,可以讓數以百萬計的人解囊相助。」

許許多多像莫肯迪這樣的「平民記者」的文字敘述、照片和錄影成為許多主流媒體的報導內容,在廣大受眾的眼中,這支大軍已儼然成為新聞傳媒的有機組成部份。


主流媒體通力協作

許多主流媒體意識到了這次海嘯中市民新聞記者的巨大作用,積極主動地抓住了與他們通力合作的機會。

BBC網上新聞堪稱這方面的高手。他們開闢了「目擊者的故事」、「來自倖存者的照片」、「來自倖存者的錄影」 、「尋找失蹤的親人」等欄目,約收到五萬封「第一人稱敘述」的電子郵件,留言板的訪客高達四十萬;英國的《衛報》(The Guardian)將全世界博客網上最佳的文章編輯成「來自倖存者的特別報導」; 美國的《紐約時報》也率先報導了海嘯博客網站的情況;美聯社電視新聞署則要求員工四處搜獵業餘攝影者的錄影片段。MSNBC 網站則專門開設了「市民記者的報導」,刊載讀者反饋和一些倖存者的故事。

事實業已證明:市民新聞是傳統新聞報導的一種豐富和補充,主流媒體面對市民新聞學的興起應持正確心態,不應當將它看作是一個威脅,兩者可以互相補充、互相促進、互相競賽,以便更好地為受眾服務。

可以想像:市民記者的報導今後勢必引起主流媒體的認真對待,當重大新聞事件再次發生時,市民記者與專業記者並肩作戰、共同報導的情景將成為明天的報導模式。


維基新聞:市民一起寫新聞

世界上由普羅大眾編撰的百科全書是威名遠播的維基百科(Wikipedia),它是一個國際性的內容開放的百科全書協作計劃,任何人都可以提供資料。例如,有人加入「地震」這個詞目,其餘的人都能增減其內容或修正其錯誤。換言之,維基百科的讀者同時也是編輯。維基新聞(WikiNews)隸屬維基百科,同樣也是一個開放式的新聞網絡,任何人都可在這G編發新聞稿件,修正他人文稿中的不當之處,開創了網絡新聞協作和資源分享的先河。

在這次世紀災難報導中,維基新聞網在海嘯當日八點五十二分就刊登了一篇題為《東南亞發生四十年來最強烈地震》的新聞,字數不足兩百字,但該報導日以繼夜被數以百計的市民新聞愛好者補充、修改,如今也成為了一篇幾乎涵蓋整個事件方方面面的深度報導。這些集結在維基新聞網的眾多市民記者,正在創造著新聞報導廣度和深度的奇跡。


海嘯新聞「最殘酷的垃圾」

然而不幸的是, 一些媒體和博客網站上出現了「最殘酷的垃圾」:假的海嘯照片和錄影!非洲的《市民報》(The Citizen)收到電郵給他們的一張聲稱是斯里蘭卡人逃離海嘯現場的照片後,把它刊登在頭版,後來發現這是二零零二年中國浙江錢塘江湧潮的照片,該報於是不得不向讀者道歉。 據報導,美國和加拿大幾家報社也被同樣的這張照片欺騙過。

另一位名叫克G斯多夫.皮爾森(Christopher Pierson)的英國人在一網站的留言板上盯上了尋找失蹤者的家庭,於是給這些家庭發電郵,宣稱他們的親人被確認在海嘯中死亡。惡有惡報! 後來,這名男子因惡意傳播給他人造成「難以名狀」的痛苦和悲傷而被判監六個月。

於是,有人開始擔心市民新聞報導的真實性,不敢也不願將它們納入主流媒體的報導體系。

難道一顆老鼠屎真的要壞掉一鍋湯?

以《我們的媒體》(We the Media)力倡網絡市民新聞學的著名IT博客丹.吉爾默 (Dan Gillmor) 認為,主流媒體應大膽接納市民新聞,只需告訴讀者哪些你能證明其真偽而哪些你不能就行了,明天的讀者自有辨別新聞資訊真偽的能力。


市民新聞網站蔚然成風

今年來,互聯網上湧現了一大批深受受眾喜愛的市民新聞網站,「每個市民都是記者」 成為這類網站的口號。其中首推韓國的 OhMyNews.com,它是市民新聞網站的先行者,也辦得最為成功。該網站有遍及全國的數萬名市民記者撰寫新聞,僅由少數專業新聞從業人員協助,該網站每日瀏覽人數超過兩百萬。當市民們看到自己寫的新聞時,你自然能想像他們的興奮:「Oh! My News!」(噢!我的新聞!)。這份驚喜無異於「Oh! My God!」 (噢!我的天!)所表達出來的感慨!

美國康涅狄格州的西港鎮有一個本地新聞網, 去年底開闢了一個「年度照片」欄目, 五十多位市民寄來了四百多張攝影照片,內容涵蓋了該鎮的日常生活和所有新聞事件,結果大受歡迎,該網站的瀏覽人數隨之大增。

美國新聞評論(American Journalism Review)曾列出市民新聞學的五個要素:

(一) 強化報紙和社區的聯繫;
(二) 讓讀者幫助決定報紙的內容和報導方式;
(三) 提出新聞版面修改意見;
(四) 發現被壓制的聲音;
(五) 成為積極的參與者而不是消極的旁觀者。

看來,市民新聞網站(而不是報紙)將率先達致市民新聞學這五點要求。市民新聞網站以及博客網作為大眾傳播媒體, 給了市民傳播新聞的平台, 對傳統媒體壟斷新聞內容和敘事形式提出了挑戰。

海嘯改變了數百萬人的生活,改變了我們居住的這個地球; 同樣,海嘯也改變了世界大眾傳播的生態環境!明天的新聞將是專業記者和市民新聞愛好者合作的結晶。
相關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香港學生反修例運動中網絡關係解體的實證調查

宋昭勛、吳靜、胡欣立
2021-01-11

警隊與社交媒體

黃子健、馬偉傑
2017-05-08

2016年度新聞與社交媒體使用行為調查

馬偉傑 周展樑 葉詩穎 伍淑冰 梁俊仁
2016-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