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報章網聞之新聞元素及社會功能

2006-11-14
人氣急升的YouTube被視為消費者自主媒體。
  自二零零六年六月的「巴士阿叔陳乙東」事件於YouTube廣泛流傳,新聞媒體紛紛報導此事後,本地記者於網上發掘新聞題材及消息來源,衝擊着傳統一貫以記者親身採訪和記錄新聞消息的模式。本文嘗試分析網上消息如何體現市民新聞學(Civic Journalism)及公眾在市民新聞學扮演的社會角色,進而希望以新聞元素為視角,探討本港報章發掘網上新聞的模式。
  本文以二零零六年九月一日至九月三十日本地幾份主要中文大報港聞版作為分析個案對象,選取有關以網上消息來源為新聞骨幹的報導,闡明在發掘這類報導時,報章所重視的新聞元素及其社會功能。

媒體融合推動市民新聞學
  隨着新媒體(New Media)的蓬勃發展,在數碼相機、手提電話普及使用率甚高的香港,手提電話正是大眾體認媒體融合(Media Convergence)的工具,同時推動着市民新聞學向前邁進。根據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處出版《香港便覽》的數據顯示,截至二零零六年六月本港流動電話服務用戶有890萬,普及率為127%,當中97.6萬用戶是第三代流動電話服務用戶,即其手提電話具有錄像功能;而市面上,部份新型號的第二代流動電話亦設有數碼拍攝功能。按本港的720萬人口計算,每人平均持有1.2部手提電話。隨着現今手提電話已配備拍攝數碼影像的功能,數碼影像當中包括相片及短片,大眾可隨時隨地拍下有趣的片段,發放到互聯網上的視訊分享平台,例如是YouTube即時分享。

市民參與的自主新聞
  西方學者及文獻多著重討論新媒體Blogs的興起如何衝擊傳統新聞媒體採訪,及Blogs視為市民新聞學一例的論述,但較為鮮有以YouTube作相關論述的焦點。Dan Gillmor 於《We the Media》一書中言簡意賅的點出這一句,「將大眾自行發佈的消息,界定為市民新聞學(Civic Journalism),又稱為參與性新聞學(Participatory journalism)」,而YouTube正好是由市民參與的新聞。被視為消費者自主媒體(consumer-generated media)的YouTube網站,始創於二零零五年二月,並於同年十一月起讓用戶共享家庭錄影及電視節目的片段。YouTube是今時今日網民其中一個最愛瀏覽和發佈個人數碼影像的網站。YouTube使人人都能成新聞的消息來源,加強了受傳互動的關係。

受眾與傳媒的角色定位
  傳播學者Melvin Mencher對消息來源的三項分類當中,第一是任何人際互動的採訪所獲得的資料,就是人際消息來源(Human source);其次是從不同形式的文本,例如會議記錄、歷史檔案及文件等所取得的資料,就是靜態消息來源(Physical source)。最後是由互聯網絡所取得的資料,稱為網上消息來源(Online source)。
  Barb Palser於《American Journalism Review》撰寫一篇標題為「Missed Opportunity」的文章,文中指出傳媒對於YouTube這一類的互聯網視訊分享平台的資訊有矛盾情緒,傳媒更自我質疑是否還應以自己採訪得來的資訊而自居?筆者認為箇中答案是,YouTube這一類的互聯網視訊分享平台為媒體的編輯或記者提供共時性高的網上消息來源(Online source);大眾提供數碼影像配合編輯或記者的文字演繹,受傳雙方分工合作,組合出新聞稿件。因此,普羅大眾與專業的媒體從業員透過互聯網連成一線,市民既是消息來源的提供人,又是新聞資訊的消費者,結合生產與消費的雙重角色,扭轉以往新聞從業員以第一人身份,親身採訪人際消息來源的新聞。有鑑於此,新聞從業員須加強其守門人(Gatekeeper)的角色,小心審視網上消息來源的真確性,不偏不倚的報導新聞。

網上消息的新聞元素
  在發掘網上消息來源這一類新聞的價值,趣味性(Interesting)及重要性(Importance)是兩種主要新聞元素。大眾所拍攝的數碼影像源自他們對某些事件的好奇心,因為他們感到有趣,才會拍攝下來,再上載到互聯網的視訊分享平台。趣味性(Interesting)是能刺激受眾的注意,事件本身已具有一定程度的趣味性,才能吸引有趣的拍攝者一按快門。而新聞元素當中,事件的顯要性(Prominence)及異常性(Abnormality)都具有趣味性這一個大前提。另一方面,經過新聞從業員的報導,突顯出事件對社會的影響力,加上互聯網本身和其他新聞媒體的廣泛報導及其議題設定(Agenda-setting)的功能,所影響層面之廣闊,除了強化事件的重要性(Importance),更使這一類新聞更具社會滲透力(Social Penetration),甚至成為茶餘飯後所討論,且非看不可的新聞。

*個案(一)、九月一日:「鴨記啊叔偷饕篹」──
  《東方日報》A12版刊登YouTube一段「鴨記啊叔偷饕篹」為題的網上短片,內容是一名中年男子於鴨寮街一間影音店店內盜竊的過程,事後一名警長涉嫌是片中「主角」,最後,警方採取行動,將涉案的警長拘捕。這段新聞的異常性在於該位警長身為維護法紀的公職人員,竟知法犯法,干犯盜竊罪行。

*個案(二)、九月一日:「屯門市中心偷竊案」──
  《東方日報》A12版及《太陽報》A26版報導了另一段於短片上載網站YouTube供人廣泛瀏覽的短片,名為「屯門市中心偷竊案」,希望借助網民的力量,展開全城緝匪。該短片的內容是一名「四眼阿叔」疑犯,在店員完全不察覺下,於五秒內伸手入櫃內偷走手袋,並且逃之夭夭。整個過程被店內閉路電視拍下,而畫面被上載人調校為慢動作,讓網民清楚目擊整個過程,使疑犯無所遁形。這段新聞的有趣性在於疑犯於五秒偷走手袋,但被人攝下整個過程,頓成罪證,藉此推動全民緝匪。

*個案(三)、九月五日:「的士阿叔之怒火街頭」──
  《太陽報》A8版及《東方日報》A14版刊載有關的士司機在旺角鬧市狂毆男乘客的新聞,網上消息來源自YouTube一段命名「的士阿叔之怒火街頭」的短片。這段新聞的異常性在於反映出「香港人情紙咁薄」的現象,旺角鬧市發生毆打事件,途人不但不主動向警方報案,更有人邊看邊笑,將全程拍成短片!有網民更留言取笑的士司機「打到甩褲」,並指摘香港人冷血。

*個案(四)、九月十五日:「港島名校華×課室私片」──
  《東方日報》A8版及《太陽報》A26版報導一段消息來源自YouTube的短片,名為「港島名校華×課室私片」,片中顯示一群身穿校服的傳統名校學生,把課室桌椅移到一旁,騰空中間位置給兩名學生作「擂台」打鬥。過程中拳來腳往,更有大群學生在旁邊吶喊助威,當中夾雜不少粗言穢語。該段新聞的異常性在於該傳統名校學生素有品學兼優的美譽,卻於校內作出令大眾難以置信,損毀校譽的行為。

*個案(五)、九月十七日:「香港柴灣翠灣擊A壽樓變態佬」──
  《蘋果日報》A4版和《東方日報》A18版刊登了一段消息來源自YouTube的短片,名為「香港柴灣翠灣擊A壽樓變態佬」,片中顯示一名上身赤裸的男子在住所窗旁不斷用疑似雷射激光,及用鏡子把陽光折射到對面大廈。該名男子更夾雜粗口大吵大嚷,又把煙灰「彈」出窗外及向窗外吐痰。受害人士向大廈管業處和警方求助,但求助無援。這段新聞的異常性是用揭發過去兩年該男子不斷以紅色雷射筆及鏡子反射強光照射對面鄰居,令鄰居半歲大嬰兒慘被弄至畏光,女住戶疑被性騷擾大為苦惱等惡行,事件令人髮指。而管理處曾派員上門勸喻及報警求助,但都無效。

*個案(六)、九月二十六日:「青年鬧市武鬥警員遲到」──
  《太陽報》A16版報導一段消息來源自YouTube的短片,兩名青年在旺角街頭利用座椅及木棍充當武器互毆,事件擾攘十多分鐘,但警員在事件結束、兩名疑犯亦分別離去後十多分鐘才到場調查,被市民質疑執法不力。警方的辦事效率成為新聞的焦點,成為該篇報導的異常之處。

網聞的社會功能
  總結上述的個案分析,自網上消息來源的網聞有以下的社會功能:
  一、發揮公民社會影響力,捍衛社會公義:個案一的鴨記啊叔偷窺實錄,成功為警方提供罪案的線索及證據,將涉案的疑犯繩之以法。在個案二當中,短片上載人希望藉着網民的力量,協助警方緝匪。短片為大眾提供辨認匪徒樣貌的資訊,為警方提供罪案的線索,而短片亦成可為指證罪犯的證據。另一方面,在個案五當中,有網民更呼籲翠灣尷漫~民,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方式,擬對該位用雷射光滋擾鄰居的人發起反擊戰,最終目的,都是希望維持社會公義,以收撥亂反正的效果。
  二、發揮傳媒監察社會的第四權(The Fourth Estate)功能:個案五當中警方未能就擾亂社會秩序的行為,為受害者提供適切的協助。個案六當中有青年在鬧市武鬥,但警員遲遲未能到達現場處理罪案。透過報章的報導,監察公營部門是否有行政失當。
  三、打破常態信念,揭示社會現實:誠如個案三事件,目擊者對鬧市打鬥事件竟視若無睹,不施以援手,揭示出「香港人情紙咁薄」的現象。又如個案四的事件,打破了名校學生並非全然是品行優良的普遍信念。
  本地學者吳俊雄、呂大樂及馬傑偉在《香港文化研究》一書中,形容香港出現「超強網絡社會」(Hyper intensive network society),本質上帶有以市民為主導的色彩,具有激強的集體情緒,以維護原始正義感和滿足娛樂偷窺心理。而YouTube的出現,恰好體現市民為主導來發掘新聞的模式,而這些網聞之所以應運而生,皆因網聞具有趣味性新聞元素,一方面滿足受眾的娛樂偷窺慾,另一方面藉着網絡短片的流通及網聞在報章上刊登,達致維護原始正義感的要旨。
  按筆者觀察,只有《蘋果日報》、《東方日報》和《太陽報》三大暢銷的大眾化報章,以顯著的新聞版面報導來自網上消息來源的網聞。而本地亦有報章順應這類網上新聞為一主流的新聞消息來源,開闢專版報導有趣的網聞。《蘋果日報》於港聞版以外,另闢專版news@pple報導由網上發掘消息得來的新聞。
  筆者相信,隨着傳媒融合的技術日漸普及成熟,本地報章為迎合受眾的喜好及發掘新聞的範式上的轉變,更多的網聞將為傳統媒體包括報章、雜誌及電子媒體注入更活躍的新聞生命力。
相關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香港學生反修例運動中網絡關係解體的實證調查

宋昭勛、吳靜、胡欣立
2021-01-11

「港漫」與創意工業

馮應謙
2015-07-01

比較香港免費報紙的內容和風格

陳樂怡,李曉茹,李韋瑤,李惠珊,黃嘉盈
蘇鑰機
2015-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