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與性新聞讓公眾納入製作過程。
超過一半香港人用互聯網的時間比看電視的為多。媒介使用習慣的轉變催逼著新聞界。網上新聞的未來發展,是全球新聞界都在探索的課題。一項剛於十二月截止、名為「Knight Brothers廿一世紀新聞挑戰」的比賽,就懸賞達五百萬美元獎金,徵求善用網上新聞的創新意念和工作計劃。這項由美國拉特基金(John S. and James L. Knight Foundation)所舉辦的比賽,公開讓全世界任何國籍任何年齡的人士參加,尋求怎樣能用網上新聞去強化地域性社群,幫助社群解決自身問題的方案。這項比賽的目標,固然秉承拉特基金一向資助的重點─新聞和社群,其實這不也是我們對網上新聞希冀的未來嗎?新聞所涵蓋的內容當然千差萬別,對閱聽人的意義也各有不同,但新聞之有別於其他資訊,最重要的是,它便利公民參與(citizenship)的內容,能夠幫助社會作自我完善。
誠然,商業性的新聞機構最感興趣的,是一個有盈利的商業模式。但公共廣播機構所要思索的,則應當是一個資源有效運用、又能強化公民參與的運作模式。兩種模式儘管關注點不同,需要處理的課題卻都可歸納為三個互相有關的方面:第一是科技的運用,第二是多媒體新聞製作的整合,第三是市民參與新聞製作的機制設置。
網上新聞的發展
網上新聞九十年代中在互聯網上出現。初期,互聯網只是傳統新聞媒介使用的一種新的傳送渠道,所傳送的內容幾乎完全等同於在傳統媒介出版的,是新聞人員所編採的內容。傳送是單向式的,由新聞機構發給閱聽人。時間則基本上是與傳統媒介出版的新聞同步。
及後,互聯網作為傳送渠道的角色加強。網上新聞包括了專為網上出版而編採的新聞,互聯網科技的即時性受到重視,新聞改寫、更新,令網上新聞搶先於傳統媒介。互聯網的多媒體性也為部份報章網站利用,製作錄影新聞,電台新聞也將文字稿件,甚至配以相片在網上出版。上網的器材也由固網電腦發展至包括流動設備。
到第二階段,網上新聞較多利用互聯網的互動特點,造就新聞人員與閱聽人之間、閱聽人彼此之間,以及閱聽人與數據庫之間的互動。在美國最常見的是提供新聞機構內幾個部門的電郵地址超連結,有些則兼會提供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能做到在每則新聞上提供作者的姓名及電郵超連結的,就只有小部份新聞網站。容許閱聽人彼此之間產生互動的網上討論區(discussion board)也頗常見,但就特定題目而設的實時討論時段(real-time chatroom)就極少。另一常見的互動工具是「昔日新聞」資料庫,不過只有小部份新聞網站容許閱聽人個人化自訂收看的新聞類別。在新聞故事內提供觸及的題目的超連結,又或者就某些新聞題目設計互動性的新聞遊戲則更少,至於要求閱聽人填答就新聞議題擬訂的意見調查則多些。香港目前的網上新聞,重點還是傳送,但也包括很少數的互動工具。
網上新聞踏入最新階段,已經不再單是專業新聞人員編採的成果。互聯網的特點便利了市民參與新聞製作。這G所說的並不單是那些名符其實由市民一手包辦的市民新聞(或稱民間新聞 citizen journalism,又有人稱為草根新聞 grassroots journalism),也包括由新聞機構主導,將市民納入製作過程的參與性新聞(participatory journalism)。這些新聞機構,可以是我們熟知的主流機構,也可以是新成立的小型新聞企業,後者也因此有人稱為企業家新聞(entrepreneurial journalism)。
運用網上網下科技服務不同分眾
互聯網的工具日新月異,它們可以為新聞造就甚麼,取決於個別機構營運網上新聞的目標,這也跟機構怎樣為自己定位有關。但因為有數碼分隔,所以網上新聞的長遠策劃,應與網下新聞的策劃一併考慮。
不同年齡和教育程度的人使用媒介的偏好不同,個別機構在傳統媒介的閱聽人群不一定會閱聽網上新聞。將傳統媒介的新聞上網,好處是以相同的新聞題材將多個分眾聚合,增強社會凝聚力。壞處是不同分眾對新聞的興趣和深淺程度要求有別,單一套新聞節目難以滿足不同要求。兩存其美的做法是利用傳統媒介,傳送大眾關注又重要的新聞。互聯網則可用作針對年輕及教育程度高的分眾,例如提供另一套包括主要相同題材,但寫得更深入,及指示往相關超連結的新聞節目給教育程度較高的閱聽人,又提供另一套也包括主要相同題材,但提供更多背景資料,寫法淺白的新聞節目給青少年。與數據庫之間的互動,例如提供甚麼超連結,也可按分眾的程度而有所不同。
喜用互聯網又對新聞感興趣的市民,肯定能夠從多個本地及外國網站,找到與新聞相關的分析、過往背景以至原始材料,但這樣做要花時間。如果新聞網站加強資料搜集的工作,在網上新聞提供相關的超連結,是為採訪得來的新聞內容添加價值(value-added)的服務。這樣做的話,針對高教育水平分眾的一套新聞的部份條目,可以考慮減少綜合原始材料或翻譯外國新聞的部份,改以提供相關的超連結取代。
提供幾套新聞節目所要求的改寫,比為求新求快而作的多番改寫有意義得多。新聞項目需要第一時間傳送給市民的,為數很少。但互聯網的即時性卻將愈來愈多的新聞機構驅趕上二十四小時七日全天候播出,對市民對機構都不見得有好處。
新聞討論區要能便利網民討論,須明確界定管理者角色,訂定參與守則,緊密監察,否則容易淪為無的放矢的場所。一種節省資源又鞏固閱聽人群的方法是組織網上之友,物色合適的人來輪流義務管理討論區。實時的新聞討論時段要求專人在時段內作主持,為求廣為發佈事後又會刊登討論記錄,要求的人力不少,所以商業性的新聞機構甚少推出。但社會遇上重大議題的時機,以公眾利益為本的新聞機構實責無旁貸。如果傳統的媒介是電台或電視,額外的工作只是將烽煙(phone-in)節目開放,同時接受網民以輸入文字的方式參與,及在事後整理討論記錄,就能提供給媒介習慣不同的分眾一個共同的討論空間。
多媒體新聞製作需整合工作流程
從營運管理來說,除了草根新聞和企業家新聞以獨立於主流新聞機構的模式生存之外,其他的網上新聞─也是絕大部份閱聽人接收的網上新聞─主要都是從傳統媒介的新聞機構之內衍生的,獨立生存的網上新聞機構只是極少數的例外。
在同一新聞機構之內,網上新聞的運作與傳統媒介的新聞運作關係應該是怎樣呢?網上新聞製作因為有特定所需的技術,另設專人負責是無可避免的,但網上新聞組/部門是否應力求緊密配合傳統媒介的新聞部,抑或應該爭取最大的自主性?這是怎樣建立一個整合的新聞室(integrated newsroom),去管理科技匯流(technology convergence)之下的新聞流程的問題。
筆者到訪美國《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的網上新聞部(名為Washingtonpost . Newsweek Interactive)時發現,它與《郵報》的報章新聞部在地理上分處不同位置(報章在首都華盛頓市中心,網上新聞則在華盛頓市邊陲的維珍尼亞州之內),但網上新聞部與報章新聞部之下的連續新聞組(Continuous News Desk)(特別為與網上新聞部聯繫而設)一天開幾次視像會議,並保持恆常溝通,所以網上一方面會出版報章編採的某些新聞,但同時又製作大量報章沒有採訪的內容。另一家筆者作田野研究,位於華盛頓州的《發言人─評論》(Spokesman-Review)報章,為了更好地管理工作流程,更將新聞室的空間重新設計,把本地新聞採訪主任、網上新聞的監製、編排總監和攝影錄影總監的辦公桌擺放在一起,組成半圓形的天下採訪組(universal assignment desk),方便共同作出採訪編排的決定。
市民參與新聞的機制設置
有關市民新聞的討論經過了幾年,新聞機構由初期對網誌(web log,簡稱blog,又譯博客)鄙視、懼怕,改為開始踏實地籌劃,為市民參與新聞製作設置機制。參與性新聞建基的信念,是市民掌握多角度的生活經驗,其中不乏對社會時事有識之士,更潛藏社會各專業的人材。發掘適當的人參與新聞製作,能豐富新聞之餘,又可拉近與市民的距離。二零零六年五月,紐約時報旗下的《國際先驅論壇報》(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就與南韓的《噢我的新聞》(Ohmynews)(其內容大部份由民間記者提供)達成協議,將後者的民間報導在《國際先驅論壇報》的網站發表。
一種很容易的方法,是邀請網誌作者將網誌搬到新聞網站發表,也可以公開為有興趣寫網誌的市民,提供在新聞網站發表的支援,當然之前須搜集那些是與新聞機構針對的地域相關的網誌,和了解作者背景為何。進一步的,可以在專業新聞人員編採的新聞條目後,附加容許市民評論的空格。為避免惹來不負責任的破壞,事先要求評論者登記是可考慮的做法。因為憂慮破壞,將新聞人員完成的作品開放給網民修改的維基新聞(wikinews)做法 ,須審慎而行,以免重蹈《洛杉磯時報》(Los Angeles Times)維基社論(wikitorial)失敗的覆轍。
在某些新聞上網之後,也可以邀請有目擊事件又或有受新聞所述政策或措施影響的市民,遞交他們的觀察或評論,另外也可以公開向市民建議特定的採訪或評論題目,將收到的內容作最起碼的校改然後上網。
更大程度的市民參與,是專業新聞人員與市民攜手編採新聞,一個例子是筆者曾作田野觀察的位於美國喬治亞州的《沙灣拿早報》(Savannah Morning Post),當市民新聞一詞尚未出現之前,在它的公民新聞(civic journalism,又稱公共新聞public journalism)的實踐中,曾經邀請市內的商界、教育界、非牟利團體和家長各十五人,組成委員會,與早報的編輯和記者,共同籌劃一組前瞻未來十年區內公立教育的報導,結果這組製作歷時超過一年的報導,獲得二零零二年代表公民新聞的巴特恩大獎(Batten Award)。
《沙灣拿早報》的例子亦說明,市民參與新聞製作並不限於網上新聞。事實上,新聞要聚合社群、凝聚向心力,單靠網上或網下都不能實現,新聞主管須以具創意的思維,設置整合的新聞製作流程機制,恰當運用科技,吸納市民的智慧,克服數碼分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