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家書20240330】香港中文大學亞洲供應鏈及物流研究所所長 張惠民教授
2024-03-31

香港中文大學亞洲供應鏈及物流研究所所長 張惠民教授——香港在跨國物流供應鏈的發展策略

惠方:

春節期間,你和弟婦攜同兩個侄女回港探親,在我家裡小住了三週,雖然居住的空間有點擁擠,但一家人一起共渡佳節,完全是幸福滿滿。時間過得很快、轉眼間,你們返回長居地已兩個多月了,希望你和家人一切順利,注意身體健康。

 

 

記得你在香港的時候,我們閒談了一下香港疫情後,經濟復蘇的步伐遠遠比大眾期望中的緩慢。疫情不單改變了許多人的生活習慣,疫後亦明顯觀察到市民消費模式亦改變了。再加上地緣政治及戰爭的影響,在這幾年間,非但沒有緩和,更有日趨嚴重的趨勢。

企業及市民對未來的經濟發展失去了信心,亦缺乏了方向。從分析香港近年的進出口貿易數據,不難發現香港仍然扮演著中國大陸對外國際貿易的窗口的角色。每年香港的出口貿易量,除去出口中國大陸的部分,其出口貿易額,其實和中國大陸進口香港的貨額相約。

另一方面,香港從世界各國進口的貿易額,除去由中國大陸進口香港的部分,其數額亦與香港出口中國大陸的貨額相約。換言之,香港是簡單地把大陸入口的貨物轉售世界各地,又把世界各地入口香港的貨物,轉往大陸。

在貨價上,經香港的貨品都比直接進出口中國大陸的貨品平均價格高10-20%。這個現象的主因是香港是一個自由貿易港,貨物經停香港沒有額外税收。因此,價值較高的貨品選擇停經香港,享受本港靈活、可靠及明確法律保障的服務。這亦是香港物流業的優勢。

現時香港的危機是過往的優勢逐年減退,停經香港的貨品的價差仍然存在,但差價正漸漸收窄。 同時,中國大陸經香港的對外貿易額,雖仍有小額增長,但在佔比上亦逐年減少。意謂著內地港口的服務競爭力正在趕上香港。

未來,單憑政策及硬件基礎設施已不足以維持香港在區內的競爭優勢。物流業者須憑藉着科技的應用及有序的信息分享,聯手為客戶提供更深層次的服務,並促進上下游的買賣供應鏈管理。

單純的物流服務是由買賣或稱貿易開始,為了促成買賣,賣方要有庫存、提貨、付運、貸款及交收,都屬於物流服務。現今貨架上的產品背後都有一連串的買賣,典型的情況下,經過原料商、零件製造商、部件製造商、成品生產商、批發商及零售商之間連串的交易,最終客戶才能在商店買到產品。

//所以產品背後參與連串相關的增值及買賣的商戶,就構成了產品的供應鏈。供應鏈上各環節的買賣都會產生了物流服務的需求,最常見的情況是不同的物流公司在不同環節上提供服務。管理及協調條整個供應年的物流是一個具挑戰性的增值服務。有效地管理供應鏈上下游的買賣及物流,除了減低供應鏈的經營成本,更能大大的提升供應鏈的穩定性及可靠性。

供應鏈上下游商戶間的協調完善後的又一好處是減短由備貨到應市的時間,因此產品能更快速的適應市場需求的變化。而做好供應鏈管理的關鍵,就在於訊息整合。商戶與商戶之間及商戶與物流業者之間的運作,能夠無縫銜接,就必須依賴訊息的有效及適時交換。

一個聯通大灣區的物流訊息平台,可以支援區內供應鏈管理的同時,亦能高效地把大灣區內接近二萬億美元的生產力和八千多萬人的消費市場,和世界接軌。

和供應鏈上管理貨物流通同樣重要的是資金流的管理。一般買賣中「一手交錢一手交貨」,既簡單又直接。但在大宗跨國貿易中,貨與錢的同步交換就比想像複雜許多。加上買家和生產商都有融資需求,買賣雙方和放貸方都面對着時間、運輸及產品質量等不確定性風險,做成貿易融資成本過高的結果。供應鏈金融就成為可以降低買賣雙方融資成本及金融機構風險高的增值服務。

現今,世界各地包括香港及中國內地,都紛紛推出電子貿易融資平台,目的在簡化貿易融資的程序,跨國的融資平台互聯,更可以加速不同貨幣貨款交收的時間。然而,現有的貿易融資平台在批核融資時,仍只專注在單一的買賣上,並沒有由供應鏈上下游一連串買賣的角度來評估風險。

金融機構可以憑着供應鏈運營信息,以供應鏈上各商戶的整體信譽評級為依據,調高供應鏈上小商戶的信譽評級。又或者放款的時候,可以依照生產及出貨的進度,直接放款給客戶的供應商,以降低風險。

由此可見,物流訊息平台和貿易融資平台的聯通,不但支持了供應鏈管理,亦為供應鏈金融的發展建立了必要的基石。平台上的貿易、物流及融資等訊息存放在香港,按照香港法例規管,亦較能獲得中、外的認可。

我認為物流訊息平台的建立,能鞏固香港作為大灣區超級聯繫人的角色,香港的前路雖然充滿挑戰及不確定性,但,我們能夠創新及創造高增值服務的空間仍然巨大。

惠方,希望你聽到這些之後,可以釋懷,亦不必為香港前景過份憂慮。因為明天會更好,互勉。

 

大哥

惠民

 

專題分類:專題文章

最新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