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家書20241019】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長者社區支援及護理服務總監 黃銀中
2024-10-20

各位照顧者:

想和大家分享歌曲「天梯」中的一句歌詞,「幾多對,持續愛到幾多歲;當生命,仍能為你豁出去」;作為照顧者,每一刻的照顧,都是付出,都是辛勞,都是愛。

知道作為一個照顧者很困難,亦經常會有氣餒、沮喪及難過的時間。因此,記得在照顧生活中,需要規劃休息日,讓自己有歇息的空間,避免過勞,這樣才能持續有效的照顧生活。

很想於此時此刻,和大家分享一個由何張淑婉慈善基金、周大福慈善基金及施永青基金撥款資助,香港大學秀圃老年研究中心為知識伙伴,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於2021年10月至2024年9月於祖堯邨及麗瑤邨推展的「幸福庭園手牽手計劃」。

「幸福庭園手牽手計劃」的目標是推動照顧者休息日及照顧者友善社區,計劃透過日間暫託服務、家居支援及自我照顧規劃,支援正照顧輪候正規資助服務的照顧者,在面臨巨大的照顧壓力及徬徨的期間與照顧者同行。

在照顧者休息日方面,計劃至今已超過150位照顧者使用照顧者休息日服務,當中包括接近6500人次使用中心服務,接近400人次的家居支援服務。另外,在計劃推動期間我們發掘了在職照顧者的需要,於2023年1月開始推行星期日休息日服務,支援在職照顧者,讓他們能在星期日獲得休息。

很希望和各位分享兩位照顧者的故事,一位是在職照顧者冼小姐,另一位是以老護老照顧照顧者左太。

在職照顧者冼小姐與父親同住於祖堯邨內,父親在近年來認知及行動能力均出現衰退,日常生活上的自我照顧能力開始慢慢轉差,情緒控制能力亦大不如前,經常為日常瑣事與冼小姐爭執。冼小姐本身從事保險行業,有時候在星期六、日也要上班,故冼小姐在近年除了工作以外便是照顧父親,變相即使在家沒有喘息空間。

直到2024年開始,父親的認知能力急劇減退,在家中亦曾經跌倒,故接受服務上刻不容緩。但由於父親最初仍不願意到中心使用服務,故冼小姐在計劃同工的建議下先使用上門服務,由照顧員上門進行看顧及運動,確保他安全之餘,冼小姐亦得以有喘息空間,有時間可處理家中事務,也可以見見朋友。及後不只她因使用服務而獲得休息空間,甚至父親自己也慢慢藉着上門服務,習慣與中心同工相處,在使用上門服務一個多月後,憑藉父親與照顧員已逐漸建立互信,父親開始使用中心服務,令冼小姐在日間可獲得休息空間,亦重新有空間可以專心工作。

另一位照顧者是「以老護老」照顧者左太,左太以往一直由自己照顧認知有缺損、出入需要以助行架代步的丈夫。礙於丈夫在以往的時間與子女關係頗為欠佳,子女很少回家進行支援及探望。而且部份家人亦已移民外國,故只有左太可以擔當每日的照顧工作,除了全天候不停地提供照顧,沒有休息的機會外,丈夫的情緒亦時有因認知問題而開始出現大幅度的波動,不只非常抗拒別人,對左太亦會表現抗拒,而且曾因為欲「證明」自己仍有自我照顧能力,而在家中跌倒入院。左太並未有其他方法,深感徬徨。

丈夫在使用計劃的日間中心服務後,左太一星期可以有三天左右「休息日」,左太終於可以在外出與朋友外出聚餐、到樓下長者鄰舍中心參加活動,曾經因照顧而放下的花藝及書法興趣亦得以重新進行,社交圈子亦因為「休息日」日漸恢復。左太表示,在得到「ME TIME」後,方始得到妥善的休息,得以整理自己的情緒,生活亦漸重回正軌。重要的是,丈夫已適應中心環境及作息時間。

香港大學秀圃老年研究中心為「幸福庭園手牽手計劃」的知識伙伴,透過實證為本的研究,結果顯示使用照顧者休息日的照顧者在一個月內的照顧壓力上顯著下降,在三個月內的抑鬱症狀亦顯著減輕。結果顯示,使用照顧者休息日的高壓照顧者人數在一個月內由72.7%下降至36.4%;而高抑鬱徵狀照顧者群組的人數在三個月內由42.2%下降至15.6%,可見照顧者休息日有效減輕照顧者壓力及抑鬱症狀。

在共建照顧者友善社區方面,計劃亦透過社區教育,包括拍攝微電影、舉行微電影放映會,走訪學校、在小巴站、的士站等等進行社區教育,讓各持分者認識照顧者及認知障礙症患者的需要,為患者去污名化。計劃至今已和共45個單位簽署合作協議,單位來自地區商戶、學校、物管等等。計劃招募了超過130位大使,部份本身已是照顧者、亦包括不同界別的義工,支援有需要的照顧者及認知障礙症患者。

總結而言,我們認為照顧不應是一個人的事,每個人都有機會成為照顧者。我們建議加強教育及宣傳,使照顧者認識規劃及安排固定休息日的重要性,例如跟家人商討照顧上的分工安排,或使用喘息服務,以得到定期休息及處理個人事務的空間,避免出現負擔或者壓力過大的情況下才去求助。

另外,政府正積極推展為期三年的「齊撐照顧者行動」宣傳活動,與非政府機構和地區團體等共同推動照顧者支援,締造照顧者友善的環境。我們呼籲各社區各持份者,例如商戶、學校、教會、物管公司、醫療機構等,為照顧者提供社區優惠及便捷服務等友善措施,共建照顧者友善社區。

在此寄語各位照顧者,只要您願意,社區上必定會有人與您同行,一同走照顧之路,社區上的各持份者只要手牽手,與照顧者並肩走,就可以一同建構照顧者友善社區。

最後,再次引用歌曲「天梯」中的歌詞勉勵各位照顧者:「從崎嶇這路途,開墾給你可走得更好。」 「牽著走,懷著勇氣至愛得永久」。

        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長者社區支援及護理服務總監
                                                                                黃銀中
                                                                2024年10月19日


【香港家書】

香港電台第一台FM92.6 - 94.4​星期六早上九點至九點二十分


編導:陳健佳
監製:林嘉瑜

學者、議員、官員及社會人士透過書信形式,分析社會現象,細訴個人感受。

專題分類:專題文章

最新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