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家書20250405】中大醫學院教授 陳家亮
2025-04-06

Jessica,

 

轉眼間,你離開中大醫學院研究團隊、移居英國已經十年。回想你最初加入團隊時,市民大眾對於腸道微生態仍是很陌生,以為腸道就是骯髒的,只是用來消化排泄。近年,醫學界發現腸道其實是我們的第二個大腦,腸道裏有千億個微生物,它們佔了人體全身99%的基因。所以腸道微生態的平衡主宰了人體健康。

 

在疫情爆發前,我們開展了全球首個大型母嬰追蹤研究,目的是分析遺傳、環境及腸道微生態對嬰兒成長的影響。結果發現,疫情期間出生的嬰兒過敏症發病率比疫情前出生的嬰兒增加了四成多,而且他們的腸道微生態失衡,尤其是缺乏了一系列提升免疫力的益菌。我們相信,疫情期間過度清潔及消毒可能阻礙了嬰兒腸道微生態的正常發展,濕疹等過敏症便容易找上門。

 

盲目追求清潔消毒不但不能夠確保疾病遠離我,反而會令孩子的免疫系統好像長期在溫室中,不能健康成長,增加將來很多疾病的風險。

 

最近,我們發現ASD孩子的腸道菌群和普通孩子有明顯的差異。我們透過分析小孩子的糞便,開發了一套準確度高達9成的自閉症檢測工具,希望在未來兩年推出,幫助父母及早評估孩子患ASD的風險。

 

我覺得這就是科研的魅力。做醫生一天可能最多幫助十多個病人,把科研成果轉化落地,受益的可以是全世界成千上萬的人。

 

Francis

2025年4月5日

 


【香港家書】

香港電台第一台FM92.6 - 94.4​星期六早上九點至九點二十分


監製:林嘉瑜

學者、議員、官員及社會人士透過書信形式,分析社會現象,細訴個人感受。

 

專題分類:專題文章

最新專題